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青玉案在线阅读 - 青玉

青玉

    青玉案

    晏青小时候被四殿下抓着一起胡作非为的时候,大概只是闲的无聊,便也随着他疯。

    后来那人走了,他自己在江南小院听先生教书的时候,总在想那人什么时候回来。

    再后来,晏青对四殿下说:“不好意思啊,我好像失忆过,听别人说,我和你关系挺好。”

    四殿下阴阴地盯着他:“是吗?那人大概眼神不太好。“

    聊赠江南一枝春

    第一章

    是夜,月色清凉。

    晏青将书放到旁边的桌子上“明天就要走?”

    旁边那少年好似笑了,往前走了几步到他身边,揉了揉她的头说“怎么,舍不得我?”

    晏青十分气恼的推了推。

    那少年往桌子旁边一坐,“母妃说有事,突然急着召我回去了一趟。约莫着也没什么大事,兴许一个月就回来了。”

    少年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有意思的事,便凑进勾着晏青的肩膀对他说“洛阳的牡丹马上就要开了。下次回来,我带着你回京城到长公主府。”

    晏青听后,看了看院里池塘的花,然后转头对他说道“我娘不会让我去那么远的地方的。”

    “怕什么?等她知道了我们早就到京城了。”

    晏青又拾起了桌子上的书,翻了几页。

    “等你回来再说吧。”

    看不了牡丹的话,其实荷花也挺好的。

    几年后。

    江南绿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三月,春草新绿。江南已有沾衣欲湿的感觉。春寒料峭。平常小巷院中的腊梅仍在花期,红粉绿萼,热热闹闹开满一枝。角落里,几株迎春迫不及待地绽出几朵小花。嫩黄的颜色衬着浅褐的细枝,近水先发。

    高楼上的歌姬怀抱琵琶媚声娇唱,坊市里人马如龙的滚滚长街。金陵城的晏府却是热闹非凡。

    说起江南,不得不提及的便是金陵晏家。

    晏家,是江南一带富甲。代代营商经济,经几朝而不朽。而晏家之所以为世人所称道,日日门客不断,最重要的是,不吝家财,为天下寒门学子广开门路。

    晏家子弟,多是风流俊逸,广读书册。不时出现几名才子,随一群江南游子,远赴京城赶考,登科及第,看尽长安花。

    而晏家这几代人脉凋零,这几代几乎成了单传。上一代,只有晏家家主一个独女,到了这一代,却只剩下一个独苗一一晏青。若问青为何意,晏青便会答道“青玉的青“,眼含笑意,见者无不称之清秀灵动。

    晏青自小便是个爱读书的,他父母也十分支持。从各地请来大儒教其子学问。而晏青也是个十足聪明的孩子,极其孝敬长辈,十分得他们的欢心。

    今日的晏家,却是十分热闹。

    得知此事的人纷纷来祝贺,说些有子如此,前途似锦云云

    晏夫人听到,将茶盏将桌上一掷“写了篇破文章,一群人哄闹起来,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我看是自小在金陵惯着你,要上天了。“

    晏青只得在边上陪笑:“对,对,母亲说得是。”

    谁知晏夫人看到他插科打浑的样子便来气,招呼两声让他滚开了。

    这事还需从两月前说起。

    每年金陵一月时候都有一场清谈会。没甚有趣,几家学子聚在一起喝喝谈,聊聊天。遇事不和,便吵一架,非得争出一个高下,今日才能罢休。

    晏青感觉每年到这里的人,大概真和他一样都是闲得。又碍不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这才会来的。晏青今年虚岁已十七,已参加过一次清谈会,深感它的无趣,又无奈家中先生古板,多次恳求无用,皱着眉头硬来了。

    今年照常与孙家的二少爷孙枕照一路。孙家与晏家不同,乃书香世家门第,科登及第乃至身居三相者不胜枚举。

    其实晏青打小便不明白,为何母亲一直喜欢孙照枕。小时候觉得应该是他字写的比较好看,现在才明白母亲定是被他这幅人模狗样的外表给骗了。

    他与孙家二少鬼混了几年,知他弹得了一手好琴,风流多金,在倚诗阁有众多红颜知己。孙二少总整理他一身锦袍,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对一个男人来说,脸是最重要的。“

    晏青却不敢苟同:“得了吧,二少,你若在我家,定会明白脸皮才是最重要的。“

    “……”

    清谈会本共七天。照往年,孙二少领着他划两天水,便带着他去附近几大书院去参观。

    却没想到孙二少一改往日的看客形象,与另外一人因为和闹了起来。晏青本想让孙二少算了,毕竟对方是个教书的夫子,年纪不小了,又因为孙二少实在是个会打口水架的,无理也能占三分,若将人气出个好歹,我定也是要倒了大霉的。对方破口大骂:“无知庶子!无知庶子!”众人往晏青这边瞧来,跟看纨绔子第别无二样。眼睛只记得最后洋洋洒洒地写一篇七言文章给那位夫子,想着希望这位夫子大人有大量,别和孙二少一般见识。对方看完果然没再说什么。眼睛以为这事已经过去了。没想到,这夫子竟是太学的一位先生,将晏青那番文章修改一二,取名为,让太学子弟观看。却恰逢圣上亲临,颇感用词清丽。

    “此书为何人所着?“

    “金陵少年即兴所言。“

    本朝朱太博曾将金陵、长安、洛阳、燕京四大古都相较,常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尤以金陵为最。”

    圣上闻之,大悦,召其见。

    晏青刚听人传来消息时,并未信以为真。但听完晏夫人一通数落后,便觉此事已有七八分可信,心中不禁生出几分飘飘然的感觉。一路小跑到了自己的小院,对那正在喝茶的人悻悻一笑

    “二少,小生不才,先行一步。”

    “现在去也恰好,替我看看到时京城的牡丹花开了不曾?”

    这几日,晏青一向清静的小院变得十分热闹。老管家领着他院子里下人忙东忙西,让晏青也整日沉浸在要远赴京城的喜悦之中,也随丫头们收拾东西,手忙脚乱。夜中,晏青躺在锦衾软枕中,闻着香炉中散发的青挂香,看了看帷帐上映着色一泓月色,静下来心一算,距出发已不到两日。

    是夜,月色微凉

    一男子来到小院,看到屋中烛光微亮,缓缓推开门,来到内屋中,于桌上沏了壶茶后往旁边一坐,举止颇为风雅。只见他缄默不言,将手覆于桌上,修长的指尖有韵律地敲了几下,似乎若有所思。屏风后的人终于有所察觉,迅速整了下衣衫便凑到桌边。

    “爹,怎么了?是有什么事要吩咐我吗?”

    对晏青来说,父亲一直是个温和豁达的人。但身份似乎成迷,管理着晏家的琐事,迎接着晏家的来客。我院中有一个照顾我多年的姐姐,我偷偷向她问些事情,舒啨道她来得晚,只知他似是入赘过来的,家中也无甚亲人,晏府上下只称他为晏府主,名子也无几人知晓,说完,她笑道,

    “你不若去问晏夫人?她知晓的。肯定比我多。”

    晏青小时候傻傻的,二话不说便跑去了。

    母亲放下手中帐目,抬眸看着我道,

    “他在荆州混不下去了,来晏府混吃等死。你管他叫什么,你又不跟他姓。回院里读你的书,哪来这些功夫,操这些闲心。”

    过两日还是那位老管家。告诉晏青,说父亲原本姓箫,原是京中宗室子弟,天皇贵胄,年少风流,正遇到小姐,费尽心力为搏红颜一笑,最后于九都楼上奏一曲,二人交换青玉为诺,不负如来不负卿。后来箫公子向上请旨,辞去亲王之位,退居庙堂之外,与小姐回到了金陵。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为千金轻一笑。

    晏青小时隐隐约约明白自己爹爹有些不同。每年过节,会有一队客使浩浩荡荡来到晏府,城中百姓观之惊叹,说是从京城来的,那些人会带来很多晏青没见过的东西,姐姐说那些是所谓的贡品,晏青会很高兴地向爹爹讨要一些稀奇的玩意。母亲却皱着眉,十分恼怒,父亲便会边笑边摸摸他的头。爹爹的旧友似乎也挺多,每年会有一两个来拜访,爹爹便十分高兴,总是从他屋里搬出一坛酒。二人总是想到什么随什么,晏青总结了下,总会聊到一家胡姬的酒肆,护城河的风景,还有谁的笛子吹得怎么样,再后来总会讲到一些策令,晏青便会被绕来绕去,觉得无甚趣味。

    晏青记得白己的爹爹总被人称作千杯醉,他只感觉那是骗人的,他的爹爹总爱用他修长白皙的手指抚摸他的头发,把他抱在怀里,喃喃低语对他说

    “盛世长歌狂,酒意醉霓裳。今宵梦里归何处,长安月下红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