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丰富老百姓的饭碗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丰富老百姓的饭碗

    柳阳边点头边说道:“我懂我懂,就是这锅饭可以慢慢煮,早晚会熟的,就算没熟透也能凑合吃,但千万不能大火,要是把锅都烧着了,那就啥也吃不着了对吧?”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算你小子孺子可教,还没到朽木不可雕的程度,知道就好,一个这么大的国家,让谁来管也不能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只要最终目标是对的,那么在执行的过程中有那么一点瑕疵也是可以接受的,咱说的可是瑕疵,不是指那些故意贪污的官员们。”

    此时天气已经凉了下来,大街上的人依旧很多,旁边也来了几个人围坐在小矮桌旁,要了几碗鸭血粉丝汤和馄饨。

    朱元璋和柳阳茶水喝得也差不多了,但都没有要走的意思,摊位的掌柜便给他们拿了一个小火盆,夹了几块还在微微发红的木炭放在了里面让二人取暖。

    一阵夜风吹过,盆中的木炭霎时亮起了了耀眼的红光,让柳阳和朱元璋都感觉到了一丝的温暖。

    柳阳率先打破了沉默,说道:“牛的问题那就先不说了,后面如果能有好的解决办法更好。现在说说食物种类的问题。”

    “现在主食的食物种类太单一,南方就是稻米,北方则就是麦粟,还有一些瓜果蔬菜之类的,但数量都不多,在天灾之前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你发现没有,历朝历代凡是发生灾荒的地方都是北方地区,尤其是旱灾和蝗灾,南方虽然有时候也会被波及到,但并不会出现北方那么大范围的灾荒,也不会像北方那样出现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的灾民。”

    “朱掌柜,你可知道是因为什么?”柳阳卖了一个关子跟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随手用树枝拨弄着火盆中的木炭,脸被炭火映衬的微微发红,说道

    :“这个咱知道,南方江河湖海多,山也多,林也密,遇到大灾的年份,田里的粮食绝了收成,还可以去山里面找吃的,还可以去水里面找吃的,所以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灾民。”

    柳阳点点头说道:“是的,这就是我想要说的食物类别的种类丰富的好处,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有一样可以果腹的食物,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饥荒。”

    “北方地区有着天然的缺陷,那就是没有什么江河湖海,也没有那么多的山峦密林,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手中的那点田产,所以在遇到天灾的时候,就没有了活路,本地没了活路就会向外地跑,就变成了大批的流民,有的还会上山落草为寇,有的则会啸聚对抗官府。”

    朱元璋就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当然知道对方说的不假,但饮食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千百年来能种的,能吃的都会被利用上。

    柳阳接着说道:“我之前看过一本书,书上说有在大洋彼岸有一个地方,那里有好几种粮食,可以一亩收货几十担,而且无论是干旱还是雨涝都可以种,可惜的是,咱们这里没有种子,只能远渡大洋去寻找,不过若是能找到的话,那可真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朱元璋显然对这个很感兴趣,说道:“那几种食物都叫什么名字!”

    “南瓜、马铃薯和玉米,这三种东西既可以当菜,又可以当主食吃,如果能把这三样都找到,咱们大明的老百姓们又会多出几样可以吃的东西,好种,产量还大。”

    在柳阳印象当中,这三样农作物传入华夏的时候应该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是从南方贸易港口传进来的。

    “那本书叫什么名字?”朱元璋好奇的问道,宫中藏书众多,自己虽然没有看全过,但像宋濂这种儒术大家和那些御史台的官员肯定是看过的,之前也在上朝的时候问过可有产量大的农作物,可都说翻遍古籍也未发现。

    这本书当然是柳阳随口瞎编的,听到对方问什么书名,他有些没反应过来,你一个商人关心书名干嘛?难道不应该关心这种东西能带来多少利润吗。

    “呃……好像是叫天工开物吧,具体的也记不清了,当时一个从南方来的路过滁州客商带的一本杂书,在路上打发时间看的,我就看了一会,就记住这三种东西了。”

    柳阳含含糊糊的说道,心中对宋应星默默的道了声歉:“不好意思,把您老大的著作提前二百多年挪到现在了,如果您能听到就多多包涵!”

    在心里说完之后,就又反应过来了,不对啊,自己生活在洪武年间,那宋应星生活在崇祯年间,按照年份算,自己应该算他的前辈啊,搞不好还是他老祖宗呢。

    想到这里,柳阳又在心中默默的说道:“那个……小宋啊,我让你的书提前二百多年面世了,就不用谢我了。”

    朱元璋默默没有作声,看着柳阳的面孔在炭火的光影下一会欣慰,一会懊悔,最后带着居然诡异的微笑了起来,短短的一瞬间的功夫,居然能在脸上显现出好几种表情,他只好出口打断柳阳的诡异行为,说道。

    “咳咳,你说的这些东西虽好,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瞒你说,咱在应天府就听说了,燕北等地又有旱灾了,虽然受灾人口没有那么多,可朝廷也得赈灾,听说户部已经调拨粮食过去了,只是路途遥远,到那里之前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人。”

    旱灾,在这个承载着多苦多难的华夏大地上这是一个一直萦绕在所有人心头上无法避开的话题。

    柳阳更是知道,但凡有过大面积的旱灾之后,必定会有蝗灾发生,如果说旱灾还只是危害一个地区的话,那么蝗灾是会迁移的,每到一个地方必定是寸草不生。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到时候受灾的地区和人口必定比现在会更大,会更多。

    “旱灾,当地的官府难道没有组织百姓打井救灾吗?”柳阳问道。

    “听说是让百姓打井了,而且凡是打出出水的井还有奖赏,可旱灾太严重了,有的地方打出六七丈深都未见湿土,如何能打出水来。”朱元璋显得有些忧虑。四页菡萏的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