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旁观者清
书迷正在阅读:此刻有谁走向我、【快穿】攻略残缺男配、传统女配穿越之后、他和他的月亮、恶人狱、朕、【海贼王】恋爱哪有一帆风顺(剧情NP)、【快穿】专治重生、男主又被玩坏了(快穿)NPH、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第四百零三章 刘席年纪也不小了,想要退下来。 只是他担心李承乾搞不定接下来的事情,还顶在一线操劳。 苏定方正式退休,顺便辞去了军校校长的职务,回到老家含饴弄孙去了,走的很是潇洒。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胡雄辞去兵部尚书,转任军校校长。 程咬金和段志玄退休,搬到渤海道去居住。 李道宗退休,搬回了晋阳居住。 牛进达和马三宝的身体很差了,随大流的申请了退休。 李承乾对这些个老将很是关心,特意给他们在芙蓉城建立了一个疗养院,安排他们去蜀中疗养。 朝堂之上,贞观朝的老臣只剩下了刘席和相对年轻的李孝恭。 贞观朝对于天元朝的影响,在这一刻彻底结束,只有李世民这个太上皇的存在证明着贞观一朝的风起云涌实实在在的存在过。 没了这些老臣子在朝廷中,李承乾就不需要再考虑他们的感受,做起事情来就要痛快的多。 天元十七年年初,朝廷宣布重启债券交易。 这次的债券交易不再只是局限于朝廷的公发债券,还将地方府衙的债券纳入了公发体系,给地方府衙筹集资金做基建的渠道。 李承乾还是有一些保留的,没有开放商业债券的发行和交易。 地方发展不能只靠国库出资,那样一来,朝廷就是再有钱也顶不住。 尤其是南方各道的开发。 基础差,人口少,需要的资源投入可不是小数目,只能借助民间的力量来完成这些地方的基建。 随着置换迁移计划的推行,大唐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到了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但是那些条件差一些的地方也不能放弃,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还是要有的。 李承乾让智库人员和民部的吏员去各地考察,制定各地的基础建设计划,方便他们向民间筹集资金。 三月,朝廷上下终于是对区域划分达成了一致,天元十七年九月起,大唐将实行新的区划管理体系。 新的区域规划体系分为道、县、镇三级。 每道设中心城为道级衙门所在地,中心城为当地首府,道级衙门负责人为左右刺史两名,刺史下设若干道员负责各具体部门,刺史与道员组成地方一级的管理班子,直接向三省与皇帝负责。 道下不再设置与县级职能重叠的府,县级区域划分根据新城镇的分布划分,县府所在城镇设立县级府衙,设左右令两名,县令下设税务、治安、公共服务、农牧业、教育、工商等办公室,这些办公室的负责人由吏部任命,办事人员为朝廷雇员。 镇级不再设衙门,直接设立公共服务办公室和镇长办公室,镇长由吏部直接任命,镇长向县令负责。 三级官府间不能越级指挥,所有官员及雇员必须遵守异地就任的原则,且如果没有皇帝特许,每一任的官员与雇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不得超过十年。 大唐全境划分为京畿道、关中道、河东道、甘凉道、陇右道、丝路道、西疆道、西北道、西海道、高原道、河北道、平原道、山东道、河南道、渤海道、辽东道、黑水道、金汉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淮南道、黔中道、岭南道、东南道、安南道、剑南道、和皇家领地等二十八道外加一个皇家领地,共二十九个一级区划。 另有东海郡直属三省管辖。 京畿道下辖长安、万年、蓝田、泾阳和三原五县,朝廷在长安县设京畿道衙门,京畿道刺史由皇帝任命,吏部不得直管京畿道衙门。 关中道首府设在武功。 河东道首府为太原。 甘凉道首府为凉州。 陇右道首府为兰州。 丝路道首府为大宛新城。 西疆道首府为恒罗斯城。 西北道首府为千泉城。 西海道首府为西海新城。 高原道首府为逻些城。 河北道首府幽州城。 平原道首府相州城。 山东道首府济州城。 河南道首府洛阳。 渤海道首府国内城。 辽东道首府辽东城。 黑水道首府黑水新城。 金汉道首府金城。 山南东道首府荆州城。 山南西道首府利州城。 黔中道首府黔州城。 江南东道首府福州城。 江南西道首府长沙城。 淮南道首府庐州城。 岭南道首府改迁邕州。 东南道首府为广州。 安南道首府迁移爱州。 皇家领地首府为琼州城。 大刀阔斧的区划变化给朝廷造成的麻烦可不小。 大批的人事调整让吏部和三省忙的脚不沾地。 地方府衙的交接也是一地鸡毛,刺史、县令的工作交接中丢失了很多资料,不得不向民部和刑部或是大理寺申请资料补全。 民部、刑部和大理寺被拉下水,上上下下忙的跟狗似的,在如海的卷宗里帮地方府衙擦屁股。 后来连工部也没有躲过去,各地对于地方上的工程安排不太重视,交接的时候才发现,很多相关的卷宗和人员都被调到其他地方去了...... 李泰很无语,不得不回到工部重新梳理大唐的工程计划安排。 李承乾给下边的时间太短了,朝廷和地方上的工作交接涉及的东西又太多,可是把官员和雇员们累的够呛。 不过他也是没办法,新区划争论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上下达成一致,如果不快刀斩乱麻的把新区划推行下去,指不定会出现什么幺蛾子呢! 就当作是对朝廷管理体系的一次考验吧! 朝廷忙忙碌碌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逐渐理顺了一切,朝廷的职能恢复正常。 半年时间,大唐都没有出什么乱子,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刘席等人分析了一下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总结成了三点。 第一,大唐拥有庞大的雇员体系,区划调整涉及到的人员和工作调动主要集中在官员体系中,对于基层雇员的影响不大。 地方的日常事务有这些雇员在,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就地解决。 第二,百姓已经习惯了社区式的管理方式,他们并不太关心管理者的变动。 百姓生活富足安稳,地方上又有预备民兵维持治安,朝廷政令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等媒介直接传到百信耳中,自然就乱不起来。 第三,年轻官员和雇员的执行力很强,朝廷发布命令之后,地方管理者就会去执行。 政令通畅,地方就会稳定。 一番分析下来,朝中的官员是后背发寒......貌似地方雇员体系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官员体系的职能呀! 活儿都让雇员们做了,他们这些官员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刘席等人得出的结论让朝廷官员人心惶惶。 李承乾有些懵。 就是调整个区划而已,怎么还扯出了两大管理体系之间的问题呢? 从科举改革开始,大唐的管理体系就逐渐形成了官员负责统筹,雇员负责具体执行的复合管理方式,完全放弃了原有的以官员为核心的地方管理方式。 这么多年过去,效果还不错。 可是这次管理体系暴露出来的问题很严重。 不仅仅是朝廷官员感受到了来自雇员的威胁,还说明了大唐原有的官员体系已经有些不太符合实际的发展需要了! 这可是个大问题,李承乾不能当做没看到。 且不说官员体系和雇员体系会不会出现对立,就是越来越庞大的雇员体系也需要做出合适的调整了。 雇员,说到底也是朝廷任命的,那些能力极强的雇员绝对不可能一直甘愿久居人下。 问题暴露出来就要解决。 可是调整朝廷的管理体系涉及到的人太多了,没有妥善的处理办法之前,李承乾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他召集了各部阁的负责人和自己的师兄弟、智库各组负责人来讨论这件事。 吴闵认为,既然雇员体系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朝廷就不能再把雇员当作是官员体系的补充,而是要把雇员和官员融为一体,给雇员踏入仕途的更多机会。 但是娄师德和狄仁杰等人反对抹平官员与朝廷雇员的差别。 因为那样一来,朝廷治下的官员数量可能会成倍增加,很容易造成冗员的问题。 长孙冲与杜构等人认为根本没必要大动干戈,只需要在官员和雇员之间增加遴选机会,让更多的雇员可以转化为官员就能解决问题。 以琼崖侯府弟子为核心的朝廷中枢之间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李承乾在考虑要不要与他们达成妥协,可是理智告诉他,不能和稀泥,给大唐的管理体系留下太多的隐患。 议题暂时搁置,李承乾与吴闵、狄仁杰和娄师德乘飞机来到了琼州,请吴正义和李世民定夺。 李世民明确表示不会再管朝堂的事情,自己跑到洛阳去做唱片了。 吴正义也懒得搭理他们。 一个穿越者,一个能当家的皇帝,外加一群名相名臣,连这点破事都搞不定,大唐还不如直接宣布倒闭算了。 吴正义的原话是:“你们都不是孩子了,凭什么事事都要来烦我这个家长?” 几人兴致勃勃的来,灰头土脸的走。 对于吴正义的态度,大概只有李世民一个人是最高兴的。 吴正义不管事,对于皇权来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不过对于习惯了有吴正义存在的皇帝等人来说,一下子就失去了主心骨。 什么事情放在吴正义面前都不叫事,可是放在他们手上就显得有些棘手了。 心里有些慌呀! 吴正义就是想让他们摆脱对自己的依赖,绝对不是为了偷懒。 大唐的变革一直在进行,李承乾等人其实已经有了应对一切的能力,只是心理上的依赖迟迟无法消除。 吴正义就是要锻炼一下他们。 当然,吴正义敢撒手不管事的原因在于,大唐的管理体系对于区区几千万的人口而言,绝对是够用了,再怎么调整都不会出乱子。 李承乾他们有能力调整整个大唐的区划,制定出新的三级地方治理体系,搞定管理体系也没问题。 他们只是脑子还没有转过来弯而已。 吴闵私下给他发电,询问他的意见,吴正义回电的时候是只字不提,还询问闺女什么时候带女婿回家。 吴闵当时脸就黑了...... 吴正义和李世民都不管事了,可是事情还要办,李承乾他们只好继续消耗自己的脑细胞。 讨论一直没有出结果,李承乾下不定决心,朝堂上人心惶惶。 直到吴闵闲来无聊,去长兄家做客,无意间向吴宣提起此事,她才突然开窍。 吴宣是这么说的:“大唐的社会上升渠道畅通无阻,皇帝他们愿意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 “只要不阻塞上升通道,雇员和官员又有什么区别呢?” 旁观者清。 不在漩涡之中,吴宣的思维就要开阔的多。 李承乾和吴闵他们就是思维不够开阔,才会陷入到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思维陷阱之中。 吴宣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承乾心里有了底气,做事的时候就放开了。 李承乾干脆重新设计了一套官员级别来模糊官员和雇员的分别。 大唐原来的官员分九品三十级,包括爵位、文武官位和勋位等。 各级官员还有不同的官位名称对应,加上那些荫官、散官、勋官等等,复杂且凌乱。 唐承隋制,这套官职系统实际上是杨坚与关陇军事集团和世家门阀之间达成妥协的产物,为的是安抚相关利益方。 后来确定下来的三省六部制虽然做了很大程度的修改,来适应朝廷统治的需要,可并没有脱离原有官职系统的束缚。 各级府衙和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寺之间存在着大量职能重复的官职和部门,而且这些部门之间喜欢相互扯皮,极大的影响着朝廷的行政效率。 即便是从贞观朝开始,雇员体系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但是官员体系中的低效工作依旧大量存在。 既然要调整官员和雇员体系,李承乾就打算从根子上消除这些严重影响朝廷运转的问题。 所以他提出的调整方案就显得非常的激进。楼顶望远的大唐之表弟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