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朕在线阅读 - 547【离间计】

547【离间计】

    朱舜水很快来了,执掌西河地区的民政。

    如果大同军能拿下陕西,朱舜水就是陕西左布政使。他是赵瀚的老朋友,在进兵江南时投奔,从县丞一步步爬上来的。

    河南那边,胡梦泰也在等着,等大同军拿下山西,就立即去做山西布政使。这位是费映环的表妹夫,也跟赵瀚属于老相识,收复广东之后便来投奔。

    “西河的农民,积极性不是很高,士绅地主也有抵触情绪。”宣教官丁汝贞说。。

    朱舜水感慨:“看来这李自成,把陕西治理得不错。”(西河地区,其实属于山西管辖,但战时暂且划归陕西。)

    所谓不错,是跟大明相比。

    陕西十多年兵灾和旱灾,老百姓受尽苦难。李自成让他们耕种无主之地,赋税也不是很重,农民们自然拥戴。

    而大同军来了,给农民分田,给农民减税,这些都是李自成做过的。

    大同军又要分地主的田,地主同样不高兴。但也仅此而已,并未激烈反抗。实在是山陕人口锐减,地主家的田产再多,没有佃户帮忙耕种,那可只能选择抛荒。

    一向都有用的分田政策,在西北很难取得效果。

    这里跟河南、山东不一样,虽然都是久经战乱、人口锐减、干旱多年,但鲁豫两省是由大同军终结乱世,社会各阶层都对此感恩戴德。山陕两省,却是李自成终结乱世,大同军反而属于挑起战争的入侵者。

    朱舜水来到西河造册分田,完全得不到百姓拥护,无法在此获得群众基础!

    甚至,基层农会都不好建立,农民没有加入农会的积极性。

    “咱们能给本地农民带来什么?”朱舜水问道。

    丁汝贞回答:“咱们带来了战争,此外什么都没有。”

    朱舜水无语。

    丁汝贞又说:“其实,伪顺朝廷,文官武将对百姓的盘剥也是很重的。李自成说三年粮赋减半,但文官和武将,都会收取许多杂税,还会征发百姓去服徭役。咱们一来就说,没有杂税,没有徭役,可百姓根本不相信。”

    朱舜水点头道:“我明白了。南方的农民,相信免征徭役和杂税,是因为给他们实打实分田了。分田就是最大的好处,有了这个好处,其他好处就值得信任。而这里的农民,分田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实质好处,所以也不相信其他好处。”

    “就是这般道理。”丁汝贞道。

    朱舜水说:“咱们得立信,得让百姓信任朝廷。还有一个多月收麦子,告诉西河的所有农民,只要大同军还在,今年他们不用纳粮,没有杂税,也没有徭役。等他们的麦子进仓,咱们真不去征粮,农民自然就信了。”

    “只能这样了。”丁汝贞叹息。

    西河地区,此刻属于大同军占领区,官吏还没有完全到位,老百姓也不服从大同朝廷。

    想要发动群众,那是不可能的,大同军只能靠自己站稳脚跟,靠自己击败正在赶来包围的敌军。

    蒲州。

    刘柱正在分析局势,他指着地图说:“曹变蛟这厮,跑得是真快,竟然奔袭西安还打下来了。可这有屁用啊,他孤军深入,对潼关战场毫无帮助。”

    林如昭说道:“也有用的,西安毕竟是省府。此城被我军拿下,陕西伪朝文武必定人心惶惶。而且,大半个陕西的粮食,想要运到潼关补给,都得从西安路过才行。曹变蛟拿下西安,潼关敌军的粮食,也不可能得到太多补充。那是一颗钉子,必令敌军如鲠在喉。”

    “最多再过一个月,曹变蛟就会被包围,困在西安进退不得,”刘柱说道,“是该让他坚守西安,还是舍弃西安另去他处?”

    “坚守为好,”林如昭说道,“一个月之后,我方的后续兵力,也会抵达潼关附近。到时候,又是一场大战,敌人拿不出太多兵力去攻西安。”

    太行八陉的南三陉,都有大同军在试图进兵。包括进攻潼关的两个师,没人知道哪里会是突破口。

    既然潼关取得突破,河南的大同军,也会跟着继续过来。

    而李自成的山西守军,还有汉中守军,同样会跟着调动。到时候,双方在潼关的兵力越来越多,并最终酝酿成一场大决战。

    甚至,榆林、宁夏的大顺军,都在往潼关迅速赶来,已经顾不得鄂尔多斯部蒙古了。

    反正鄂尔多斯部也不强,顶多从长城缺口穿过,跑来劫掠一番就回去。

    ……

    沁水县。

    任继荣、任光荣兄弟俩,正带着部队前往西河地区。他们的任务,是从大同军手里,夺回翼城并驻扎。

    在吕梁山中行进一日,傍晚扎营时,任继荣悄悄对兄长说:“大哥,你要带兵去西河投奔大同军?”

    “你听谁胡说八道?”任光荣恼怒问。

    任继荣说:“军中都传开了。刚才,我一个亲兵来问,是不是投了大同军就能回河南老家。”

    “放屁,”任光荣愤然道,“咱们军中定有奸细!快快去查,谣言是从哪个混蛋嘴里传出来的!”

    苍蝇专盯有缝的蛋,徐颖派出的细作,虽然不是苍蝇,但也明白这个道理。

    任光荣、任继荣兄弟,原本是河南低级军官。

    谷他们所在的部队,长期欠饷不发,甚至连口粮都没了。一堆士兵饿着肚子,还要被逼着守城,干脆反水投靠李自成。

    兄弟俩跟着李自成作战数年,一直忠心耿耿,没有半点背叛的征兆。

    但他们麾下的士卒,却大部分是河南人,这就有了造谣的依据。

    甚至,士兵们都信了,以为主将真要带他们回乡。

    翌日。

    任光荣没有继续行军,而是就地追查谣言的来源。

    结果,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只得继续行军。

    至半下午,突然有信使追上来:“两位将军留步!磁侯(刘芳亮)有令,此前的军令取消,请两位立即带兵回沁水,在沁水合兵之后再去西河。”

    任光荣半信半疑:“真是磁侯之令?”

    信使递上文书:“请将军过目。”

    任氏兄弟凑在一起,把刘芳亮的军令看完,顿时忍不住面面相觑。

    无奈之下,二人带兵往回走。

    夜间。

    任继荣说道:“大哥,看来谣言传得很广,磁侯已经怀疑咱们了。”

    任光荣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咱们对陛下忠心耿耿。”

    “大哥,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任继荣急道,“别说磁侯,就连咱自己的兵,都以为那谣言是真的。这五千人当中,有三千多是河南老乡,一个个都想着回河南去,他们还有很多家人在河南呢!”

    任光荣问道:“你难道真想倒戈?”

    任继荣说道:“大哥,这是离间计,是《三国演义》里的阳谋啊。信不信等咱们回沁水,只要磁侯一到,就会立即解除咱们的兵权。磁侯也怕啊,郝摇旗是陛下的心腹,去年不也带兵反叛了?咱们可不是老营出身,咱们是半路投靠的大明官兵!”

    任光荣默然,无法反驳。

    任继荣劝道:“大哥,将计就计,咱真降了吧。说实话,咱爹娘都留在河南,俺心里也想回去看看。爹在信里说,大同朝廷很好,以前的军户都分田了。小妹也嫁人了,还生了个大胖小子,你就不想回去看看外甥?”

    前两年,大同和大顺关系不错,双方都有官员跟家里异地通信。

    “可咱们的妻儿在山西!”任光荣说道。

    任继荣说:“陛下仁义,咱们可以许诺,就算投靠大同军,也不会跟大顺军打仗,请求陛下和磁侯善待我们的妻儿。”

    兄弟俩都是在山西娶妻的,以前的老婆,在李自成败逃时弄丢了。

    任光荣左思右想,也觉得不能回沁水,回去百分之百要丢掉军权,甚至有可能被下狱审问。即便事后无罪释放,也会跟刘芳亮闹得很僵,刘芳亮心里有疙瘩,他们今后还讨得了好?

    第二天,兄弟俩甄别河南老卒,把河南同乡都归作一处。

    随即又把信使叫来,任光荣说道:“请使者回去,告之陛下与磁侯,我兄弟二人没有反叛之心。但敌人使出离间计,磁侯心有疑虑,我兄弟不敢回沁阳。”

    “你们真……真要反?”信使大惊。

    任光荣指着士卒说:“这一千多兵,是在山西征募的,使者可以带回去交给磁侯。三千多河南兵,我们带回河南。放心,径直回河南,绝对不留在山陕打仗,也不会对昔日同袍挥刀。请磁侯善待我等的妻儿!”

    三千多河南兵,常年转战,也就这一两年歇下来。

    山西人少,女人也少,这些河南兵,大部分都没有重新娶妻,他们是真想早点回乡。

    双方就此分别,也没有打起来,任氏兄弟率领河南兵,带着部分粮食便走了。

    数日之后,刘芳亮统率大军至沁水,得知这个消息,顿时懊悔不已,他不该下令让任氏兄弟回师。

    可如果时间倒流,刘芳亮还会那样做,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仅如此,陆陆续续,又有许多谣言流出,河南将领都被说成要投敌。

    一时间,河南籍将士人心惶惶。

    田虎甚至扔下部队,孤身快马来见刘芳亮:“磁侯,俺没有二心。俺是河南人不假,可跟着陛下打仗多年,哪一次不是拼死冲杀?”

    刘芳亮连忙安慰:“田将军莫要再说,这些都是南贼的离间计。”

    大顺军的河南将领,但真不在少数,因为李自成就是在河南东山再起的。王梓钧的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