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哲宗
而且吐蕃的版图面积太广,光是占领地盘和迁移人口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更头疼的是这还是必须要做的,否则到时候出兵西夏和辽国光是路程就太耗费时间。 至于和宋朝开战司命没有想过,不是不想,而是宋朝的人口实在让人绝望,一亿多的人口,光是拼都能把大理拼没。 别说大宋,就是辽国也有五千多万的人口,这两个庞然大物不是大理一个就能吃下的。 所以接下来的战略就是等消灭掉西夏之后就是联合大宋进攻辽国。 还有就是现在士兵们的士气是个问题,战争时间太长士兵们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战争倦怠期,现在已经有这个苗头了,对这个问题司命也没有办法解决。 当听到即将启程回大理的时候,大部分大理士兵都欢呼起来,他们也想家了。 不过还是有小部分的人觉得还想继续打仗,他们对战争上瘾了,而且太容易暴富。 这些人虽然有些不满,但也只能听从命令。 “左师兄,给。” 随着大军转战吐蕃的辛双清和左子穆也运气好的活到了现在,尤其是左子穆,这家伙还靠着军功当上了中层军官。 接过辛双清递过来的食物,左子穆取下头盔开始吃了起来。 他的脸上也因为这段时间的从军生涯变的饱经风霜,平日精心护养的胡须也变的杂乱,他边吃边笑道:“没想到我左某也有当官的一天。” 这个确实,他也没想到一派掌门当的好好的,有一天会被大理强行征兵。 辛双清也是满是感慨的点头,此时她看向左子穆的目光中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 在和交趾国的一场战斗中,左子穆冒着身死的危险救了她一命,让她记在心里了。 其实不止他们这一对,有很多人都在一次次的战争中暗生情愫,不止男和女,男的和男的,女的和女的也有。 短暂休整两天后大军准备启程回大理,关于这次的战报也已经早就传了回去。 当他们灭掉吐蕃的战报传回大理后,举国欢庆。 其实有很多人也没想到能一举灭掉吐蕃,毕竟在以往的日子中吐蕃国力和兵力都比大理强。 当吐蕃被灭国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还有很多大理的百姓将信将疑,但当朝廷也证实了信息的真实性后,所有的大理百姓都像过年一样开心。 而大宋那边收到消息的时候也被惊了一跳,他们属实是没想到吐蕃就这么被大理灭掉了,他们还以为这场战争会一直持续下去。 不过他们既开心于吐蕃这个经常野心勃勃的邻居被打爆了,也有点担心大理会成为下一个吐蕃。 正当他们担心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大理那边传来的信息让他们表情逐渐微妙起来。 “瓜分西夏计划?” 年轻的哲宗坐在御案前,右手撑着下巴食指轻轻敲打着脸颊,他看着大理朝廷送来的计划书若有所思。 片刻后,哲宗轻笑了一声。 “乔爱卿,听说大理国此次带领十几万大军把吐蕃灭国的主帅是一个叫慕容复的人,好像就是当初和你齐名的南慕容。” “这……卑职不知。” 乔峰一脸的错愕,他也是才知道。 自从在聚贤庄一战后,大宋武林已经容不下他了,正当他茫然的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那个叫阿朱的女孩子却找到了他,说要报答他当时的救命之恩。 本来这件事乔峰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对阿朱说不用在意,谁知那个小姑娘说什么也要跟着他。 以乔峰的武功想要摆脱阿朱很容易,但或许是当时正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有一个女子不嫌弃他是契丹人的身份,让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回想起这一生前半辈子几乎都奉献给了大宋,结果却告诉他是契丹人,这几乎让他信念崩塌,以前一起喝酒并肩作战的兄弟恨不得亲手杀了他,有一瞬间他是真的不想活了。 但阿朱的到来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至少在所有人都抛弃他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姑娘愿意相信他。 这让他感到心酸的同时也有了一丝慰籍。 在后来和阿朱的相处中他慢慢对这个小姑娘有了好感,甚至生出一种不如就此和阿朱退隐江湖的想法。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论是大宋武林和他的父亲萧远山都没有放过他的想法。 聚贤庄一战乔峰杀了这么多武林人士,再加上少林把他恩师和养父母的死都安到了他头上,大宋武林到处组织人手追杀他。 而他的父亲萧远山则是一直在暗中屠杀江湖势力,又把黑锅丢给他背,这让乔峰疲于应付。 正当他即将命悬一线时,大宋朝廷突然派兵将他解救出来,并放言乔峰是汉人,那些命案都不是乔峰所杀,禁止武林人士对乔峰再出手,否则严惩不贷。 不管那些武林人士怎么想,大宋朝廷这么做无疑是给了乔峰一个有力的支持,他在听到大宋官方这么说的时候当场就哭了出来。 很难想象一个三十多岁的大汉哭的跟个泪人一样。 大宋此举不止是救了他一命,更是对他这么多年付出的肯定,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而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哲宗。 大宋官方在将他救出来后就直接带到了皇宫和哲宗见面。 哲宗很欣赏这个前任丐帮帮主,他虽长于深宫之中,但对大宋江湖上的这些事情都略有所闻,自然知道乔峰这个为了大宋奉献前半生的契丹人。 在看了乔峰的资料后,哲宗决定将他收为己用。 一是乔峰此人对大宋忠心耿耿,二是他当时人手太少,无法抵抗高太后。 说到高太后,即使现在高太后被他送上黄泉路,在提到她时哲宗还是露出一丝恨意。 高太后欺他年幼将大权独揽,虽然嘴上说的好听,一再表示她性本好静,垂帘听政是出于无奈,但她却丝毫不放松手中的权力。 在高太后垂帘时期,军国大事都由她与几位大臣处理,年少的哲宗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我的心可不冷的诸天:我的反派人生从倚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