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一十九章 军机处行走

第五百一十九章 军机处行走

    寒窗苦读十余载,见好友一无所获,刘存旭心中也难免替赵文章难过,见他强颜欢笑,便不自觉的宽慰道:“赵兄,不必过于在意,明年还有一场春闱,届时……”

    话还未说完,便见他停顿下来,然后指着王榜不远处的一张红榜说道:“咦,赵兄,你看那似乎还有一副榜,上面还有赵兄你的名字呢。”

    赵文章闻言,也颇为吃惊,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王榜旁,还有一副榜单,不过榜单的面积略小,容易被人忽略。

    稍近一些,只见上面有十余人的名字,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

    而在名字旁边,同时还有几行大字。

    怀着紧张的心情,再向前几步,只见上面写着:大乾立国,求贤若渴,大王体恤众士子爱国之情,报国之切,特挑选广闻博学之才十五人,赐同进士出身,允许参加殿试。

    赐同进士出身,允许参加殿试?

    也就是说自己还有机会?

    可这算是会试多少名呢?还是说着就是单纯的补录?

    榜上有名,自然心里多了几分欣喜,但毕竟不是正经的榜单,心中又难免有几分失落。

    别说是举子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便是大乾的礼部官员们,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个情况。

    因为按照传统流程的话,这个副榜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

    这些正榜上的人才,已经是大家尽可能挑选出来的,不应该存在遗漏的。

    同时,按照正经的科举思路,这正榜上的一百多名举子,会参加后续的殿试。

    殿试一般是不会落选的,属于人人有份,但是会分详细的名次,也就是一甲、二甲、三甲。分别赐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可大王在这里便将同进士出身,这算是什么鬼魅操作?

    楚行之所以这样操作,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在便览科举众士子的考卷之后,楚行从内心是十分不满意的。

    虽然说此次科举,更多的是一个政治上的口号,是一场大乾立国的开场秀。

    但是给自己选拔了这么一堆只知道四书五经的老旧夫子,他依然是非常不满意的。

    他不信,偌大个大乾,选不出几个真正的英才。

    所以便命人在府库之中,将那些落选的举子的试卷拿出来,然后又重新查阅。

    不过这次查阅,却不是跟考官一样,查阅他们的四书五经和策略之类的东西。

    因为按照上面的内容来看,他们确实已经落榜了。

    所以楚行主要目的是看算学和杂学,结果他这一看,他敏锐的发下,这读书人之中总归是有些异类的,有些人四书五经写的差到了极点但是杂学、农学、算学还颇有见地。

    像极了当初屡试不第的孙元化。

    于是楚行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大笔一挥,又从被考官打为废物的人之中,挑选出了十五人。

    不过为了尊重传统和理智,楚行没有将他们加入到新科进士里头,后续殿试也不会让他们参与排名。

    甚至连后面的考试科目都跟传统不一样。

    然后楚行准备给他们赐予同进士出身,只要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考核之中,不至于出洋相,言之有物,腹中有货,自己便准备授予他们个小官。

    当赵文章发现,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成了同进士出身,然后还要继续参加副榜考试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有些不懂。

    因为他对自己其实颇为自信,他觉得这一次没考中,将来肯定也可以。

    可这一次进了副榜,万一以后不能继续考了怎么办?

    可这毕竟是大王亲自选定的副榜,他又不敢不去考。

    而且这副榜也说了,只要经过陛下选拔,就有机会授予六品官身,其实也是个不错的起点了。

    科举只是敲门砖,只要入了官门,以自己的才华,兴许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成为家族的顶梁柱了。

    患得患失的回到了考院后,他没有和刘存旭去喝酒,刘存旭要继续专研策论准备殿试,而他自己也是得搞明白自己的这个博士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用。

    出门转了几圈,连接拜访了七八个人后才是让他搞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被大王赐予同进士出身,不是自己四书五经做得好,而是陛下在狗屁不通的试卷中,挑选出了一些偏科的举子,酌情予以录用。

    仔细想想,自己似乎在答题的时候,确实四书五经答得少了一些,然后杂学、算学之类的答得反而多了一些。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家族日趋兴盛,他免不了为父亲管理账目。

    至于杂学之类的东西,是因为大乾所到之处,便会将西学东渐的新风潮带入,各种之前大逆不道的书籍,在大乾治下,却可以直接贩卖,他好奇之下,阅读了许多。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的题目,他反而觉得很容易。

    比如杂学之上,有一道题,是介绍罗斯国的风物。

    这不简单?

    他在坤舆万国图之中,就见过这个国家的名字。

    而且他还认识一些,跑到罗斯国贩卖茶砖的商旅,听他们谈过罗斯国的趣闻。

    所以结果就是,人家都是在四书五经上拼劲力气,而他却在各种人家不会的问题上,写了成百上千字。

    第二天的殿试,进士科的殿试规模宏大,一百多号人在大殿前的空地上的小桌子挥洒笔墨,他们殿试的题目也是策论。

    而赐同进士出身的人,因为人数极其少,所以有机会占了殿试的一小角,且是楚行亲自出题。

    楚行出的题目,除了简单的算学之外,还有农学,地理学,物理化学之类的题目。

    题目都不高深,大多数就相当于后世三四年级的水准。

    但是即便是这样,还是让赵文章等十五名同进士搅尽了脑汁。

    没办法,这些科学知识楚行也就是在童子军和国子监里教授而已,而国子监那边的水平还不如童子军呢。

    所以哪怕是这十五人里头,有七八个本来就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是这回答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一场考试的时间足足有一个时辰,楚行从头到尾全程监考,然后亲自阅卷。

    让一群正经进士不知道有多羡慕。

    这种阅卷很简单,这些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对错与否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不像进士科的策论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能不能获得高分就要看考生具体写了什么。

    所以这边的阅卷十几分钟就结束了,而且还是楚行一个人自己阅卷,然后简单的按照分数高低排名,统一正式授予同进士出身。

    副榜这边儿都考完了,而进士科那边的几十个阅卷官都还在阅卷呢,进士科的殿试原则上是人人都能通过,不外乎就是名次而已。

    对于这些人的名次安排,楚行也是不怎么关心,下头的大臣们阅卷之后,又是争论了一番,最后是定下了前十名。

    然后让楚行亲自看,楚行随便看了眼,发现这文章写的基本都差不多,就叫那前十名的考生上前来,然后让他们简单的来了一个御前自我介绍。

    这其实已经是属于面试的阶段了,最后楚行完全没有根据文章水平,而是根据他们的临阵表现定下了排名:

    正经的儒家学说,肯定是能培养人才的。

    这一点楚行非常清楚。

    就拿眼前这位,一脸锐气,从三皇五帝开始谈到崇祯治国,可谓是引经据典,最关键的是,人家对于西方并非一窍不通,对于大乾的学说,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而且还能对大乾当下的诸多国策,诸如摊丁入亩,诸如救民会予以分析,并且给出十分中肯的建议。

    最关键的是,他提出了一个与楚行十分相似的观点。

    那就是自古国之兴盛,诸如汉唐,未曾有闭关锁国者。

    国家欲强,当有兼容并包之心,必有吞吐宇宙之志。

    大王欲兴大兵,正天下之正朔,当以开放并包的心态,去接触天下各国,去了解吸收新鲜事物,为大乾所用。

    这样的人才,楚行不给他状元,给谁状元呢?

    至于刘存旭,则比较倒霉了,他只得了个第十名。

    也就是传说之中的二甲吊车尾。

    楚行之所以给了他给二甲第十,实在是他不符合金色传说的气质,自己就和颜悦色的跟他谈,结果他吓得哆哆嗦嗦,说话也磕磕巴巴。

    还不如一个算命的赛八仙当初那么能吹呢。

    这一点便是楚行当下的缺点,其实他也有些逐渐脱离群众了。

    像是刘存旭这样的年轻人,家庭普通,在这一次科举之前,还是个平民。

    他能过关斩将纯粹是因为学识过人,让他直面一国之君,他焉能不怕呢?

    突然间知道自己是前十,而且还是亲自面向楚行,在几乎两百多人面前被君主问话,这能说出话来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中途停顿结巴了一两次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楚行自然是不会管这些的,这些进士科的人,几乎清一色都是传统官员的料子,这当官脸皮不够厚还怎么当官啊!

    这以后如果让此人担任什么重要任务,比如说出访外国的话,说话也这么结巴,岂不是丢大乾的脸面!

    虽然只是前十名的最后一名,但依旧是二甲啊,依旧是前十啊,这进士科一百多人,他可是名列前茅呢,当走完一套程序后,他立马就能够穿上正六品的官服了,所以回去的路上,他是觉得自己走路都是有些不稳当。

    怎么脚底下有一朵云?

    妈呀,怎么感觉心尖尖上,有花在开放啊!

    和刘存旭同样飘的还有赵文章,当初看榜的时候,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落榜了,哪怕是后来看到自己成为了赐同进士出身,依旧是相当的忐忑,谁知道这个副榜到底是怎么鬼,这授予的六品官职是实权职务还是虚职呢。

    万一要是虚职的话,岂不是一点鸟用都没有。

    但是那里想得到,殿试刚结束,宣布了排名后,他名列副榜第八名,不上不下,刚好在中间。

    然后这还不算,紧接着他们就是被授官了,没错!

    不用和进士科的那些新科进士们一样还需要走一套程序,等待选官,殿试刚结束后,陛下亲自安排,这一批副榜同进士直接就被授予了正六品的官身,然后是直接分配。

    而且一分配,就是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军机处行走。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