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官媒的造访(3)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的出处是桑斯坦所著的《信息乌托邦》这本书(2006年)。 桑斯坦认为,在信息传播中人们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只会注意选择想要的或能使自己愉悦的信息。 久而久之人们接触的信息就越来越局限,越来越窄。 这种现象就像蚕吐出来的丝一样,细细密密地把自己包裹起来,最终像一个蚕宝宝一样被桎梏在“信息茧房”内,失去对其他不同事物的了解能力和接触机会。 当时,他的这一观点还只是作为一种推论和预测。 毕竟在桑斯坦最开始提出“信息茧房”时,尽管人们对算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 至少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对信息技术方面算法的认识的还是相当模糊的。 尤其是当时的人们根本就意识不到算法带来的威能。 当算法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内容分发的通行规则之后。 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信息茧房”已经悄然降临了。 在现在这個时代,各种信息海量爆发。 海量爆发的信息使得网络信息极为丰富,可谓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在这样信息丰富的互联网中,人们接受信息的自由度空前提高。 人们有琳琅满目的信息产品,可以随意选择。 当然,当用户选择之后,其实是有无数双“眼睛”在关注着你的选择的。 而操纵着这些眼睛的东西就是各种各样的推荐算法。 在这些算法的作祟下,你会发现之后对你的推送信息的针对性大大增强。 用户关注过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网络智能系统会跟踪计算、源源不断地为你推送相关信息。 坦率地说,这种算法最初目的未必是为了让用户闭塞起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推送机制只是为了让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 但客观层面上,这种推荐体系也却是容易让人们越来越容易迷失自我。 陷入“信息茧房”营造的环境中。 人们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网络智能系统则“监控”他们。 不断关注独特和同质化的信息传播。 其结果是,人们变得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个人满足,以至于对其他信息完全漠不关心或无暇顾及。 最终用户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 在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信息的同质化互动往往又会加强他们的兴趣和意见。 并导致对某些事情和想法的痴迷和偏执。 这反过来又大大降低了与他人交流的可能性,限制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感知。 渐渐地,不知不觉人们就陷入了“信息茧房“里。 这一切的一切,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 在互联网这么一个开放式的空间。 反而会形成一个闭塞式的“信息茧房”了呢? 仔细想想甚至会让人有细思极恐的感觉。 但这就是事实,现在的话信息茧房的迹象可能还不是很明显。 但如果一如前世那般发展的话。 再往后几年,在算法精心勾勒下各个软件处心积虑的推荐给用户所偏好的内容。 让用户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是常有的事情。 而现在林灰面对的境况就很类似于面对着一个信息茧房。 林灰所获取的消息的主要手段也终究是靠各种各样的网站。 而各种网站上想获得通达的信息网络终究是有局限性甚至说是带有一定层次的误导性的。 或许林灰看到的信息只是背后的人或者说各种大数据下的算法想让林灰看到的呢? 相比于各种社交网站靠算法构筑的“信息茧/房”来说。 对个人的社交而言,类似于信息空间中所存在的“茧房”同样可能是存在的。 对于这种东西前世有个专门的词叫“社交同温层”。 像“社交同温层”这种理念上神似“信息茧/房”的背后倒是没有算法啊大数据之类的技术手段的身影。 不过其形成依然是有特定的原因的。 按照前世人们的总结,“社交同温层”这种东西其形成的原因无外乎是两大因素: 第一大原因,自然是个人对信息的主观偏好; 而第二大原因,便是每个人身边的“社交圈”。 个人对信息的主观偏好容易理解。 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的人日常刷某音,有的人却几乎是字节系的绝缘体。 而涉及到个人身边的“社交圈”是什么意思呢?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现实世界,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与意气相投的人亲近,而对“三观不合”者敬而远之。猪熊的穿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