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侯门贵妾在线阅读 - 侯门贵妾 第249节

侯门贵妾 第249节

    秦宝臻没想到这么个大冷天,生意竟然如此的火爆,真是欣慰啊!肥胖的脸上乐开花。

    只是心中想着晚上便要跟儿子分开,心情瞬间便低落下来。

    汪彤儿前一秒还见到便宜爹嘞着嘴,眼睛笑眯成一路线。后一秒胖胖的脸色顿时是萎靡下去。

    汪彤儿猜测,试探地说道:“爹爹,您不要难受,等儿子春闺后,便搬去跟您一起住可好?”

    秦宝臻见汪彤儿这么一说,立马来了精神,睁大两眼,开心地问道:“儿子,你真的是这么打算的?”

    “嗯!”

    没想到还真的是被汪彤儿猜中,便宜爹是舍不得离开自己。

    嗯,感动!

    汪彤儿神情认真的点点头,只要不出意外,自己肯定会跟便宜爹住到一起的。

    对于自己住着的那座宅子,汪彤儿心中早有打算,本来就是谢玉珩花银子置办的,自己也只花费一千两银子。

    这宅子打算着送给秀云做嫁妆,秀云在前十几年里已经把一辈子受到的苦尝遍,愿她往后的日子里要甜甜蜜蜜的渡过。

    哪怕她不再嫁人,有这座宅子旁身,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说实话,汪彤儿不是救世主,圣母心,她相帮的都是三观相合的人。

    向当初的秦静心,好像汪彤儿应派帮她,就像人们常说的那种道德绑架。

    因此,汪彤儿没义务也没那好心帮助她······

    正在此时,只听见由远而近的“哐当,哐当!”的铜锣声。

    众人齐齐掉头望过去,见打头一个手执佛尘很有喜感的矮个胖胖的白脸公公,迈着公鸭步走上前来,后面是俩个敲锣的,跟俩个搬着牌匾的小太监。

    不用说,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在他们身后当然簇拥着一群看热闹的老百姓咯。

    难怪,难怪谢玉珩不让爹爹的茶庄挂牌匾,曽言道:“等到开业自有惊喜”的话来。只得先用红纸上面写下几个斗大的“秦记茶庄”张贴在门檐下。

    第392章 亲赐牌匾

    没想到还真是个天大的惊喜啊!

    话说秦宝臻这是第二次享受皇帝亲赐牌匾的殊荣。

    此刻,早就兴奋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不用说,那位领头的公公当然是吴知了,只见他尖细的嗓子高声道:“皇上口谕,赐治瘟疫有功之臣秦玉的父亲秦宝臻商铺牌匾一块,接旨谢恩呐!”

    “草民,谢主隆恩!”秦宝臻激动得两腿颤抖着,早就拉着汪彤儿跪了下来。

    随后,吴知对着秦宝臻跟汪彤儿“哈哈”一笑:“咱家恭喜二位开业之喜!”

    父子俩同声致谢道:“同喜同喜!”汪彤儿跟着客气道:“有劳吴公公您辛苦一趟,快随在下进去喝杯茶吧!”说完,侧身摆手请吴知进铺子里。

    吴知先叫其余几个小太监先回宫,今儿是年假的最后一日,皇帝用罢早膳便进了后宫,因此,他耍个半时辰应是无妨。

    正在铺子里帮忙的李忠,眼力的先掏出银子来把那几位小太监打发走。随后找来一个喜庆的锦袋塞进去一锭银子双手递给吴知:“吴大人,请您赏脸收下。”

    “嗨,跟咱家客气啥?”吴知嘴里客气着,爽快地收下来对着汪彤儿嗔怪道。

    “嘿嘿,应该的,应该的。”汪彤儿边咧着小嘴,边把吴知引到后院堂屋里去。

    吴知经过铺子时,惊叹于茶庄铺面的宽敞,陈立跟摆置都那么的高大上,清一色的黑紫檀货架,跟清一色的琉璃柜台黑紫檀底座。

    货架跟柜台里面的茶叶更是琳琅满目,品种众多。

    心中夸赞:这茶庄能称得上京城第一!

    帝王都赏赐招牌的铺子,那还了得?顾客是蜂拥而至,店伙计待客则是礼貌有佳。

    只是,这些店伙计统一着装衣袖上还套着的是个什么东东?

    汪彤儿侧眸见到吴知紧盯着店伙计的衣袖子瞧,忙笑着说道:“吴公公,他们衣袖上套着的是袖套,衣袖脏了好随时脱下来换洗,方便。”

    吴知了然地点颌,也是,这大冷天的,洗衣服既费事也冷呀!

    等进了后院堂屋,汪彤儿亲自泡了一壶溱州最出名的无为山云雾茶。

    汪彤儿也顺手给自己倒了一盏茶,坐下抿了一口道:“吴公公,今儿去四海酒楼用膳可好?”

    “不啦,谢谢秦少爷的好意,咱家喝完茶便回宫复旨去了。”吴知品了几口茶,连连点头:“啧啧,不愧是斗茶大赛第一名的秦少爷泡的茶啊,味道就是好!”

    “嘿嘿,公公您爱喝就好!”

    等吴知起身告别时,汪彤儿亲自挑了几罐子用精致的汝瓷装着的几个品种不同的溱州特产茶叶,给吴知:“吴公公,千万莫要推辞,带回去无事泡着喝。”

    “诶诶,真是不好意思啊,那咱家不客气收下,谢过啦!”

    “小聪,送公公回宫。”

    汪彤儿正准备喊小砚驾马车送吴公公回宫的,见小砚跟李忠正把皇上赏赐的牌匾往店堂门檐下挂去。因此,这才喊站在门前指挥着:“东边高一点,西边矮点!”的小聪。

    小聪一听,立马从吴知手里接过用细麻绳捆得结实的几罐子茶叶。快步去旁边过道那拴着马儿缰绳的大树那里,先把茶叶罐儿小心的放到马车里,随后取下马凳子,对着吴知躬身道:“吴大人您请。”后解下马儿的缰绳,等吴知上了马车,便牵出马车到街道上来,坐上车辕,挥着马鞭“驾!”的一声,往皇宫方向驶去。

    “爹,走啦,今儿儿子请客,去四海酒楼吃饭去!”汪彤儿见时辰不早,对着乐呵呵瞧着满铺子顾客的便宜爹说道。

    “好好,爹爹这就去!”

    昨儿汪彤儿的俩位师哥许允之跟韩松都到了京城,今儿刚巧便宜爹的铺子开张,加上乔迁之喜,正巧把他们二位跟去年到京城来的大师兄请来,也算是替他们三位接风。

    席间,大师兄崔延依旧是清冷寡言,礼貌有佳。

    二师兄许允之也是轻云淡,噙着温和的笑意。

    只有跳脱的三师兄薛松开心得对着汪彤儿敬酒:“师弟,松哥终于见到你了,来,松哥敬你一杯。”

    汪彤儿看着面前高冷不拘言笑的大师兄,想起昨日在华府见到他陪着小婷婷玩耍的模样,真像是假的崔延······

    他们师兄弟几个带着黄宇跟小墨小砚坐一桌,有了自来熟的薛松,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哪像那边先生跟谢玉珩加上徐锦珅季雨师兄弟,还有便宜爹他们客客气气坐在桌子,甚少言语。

    谢玉珩目光如炬的盯着这边桌子上言笑晏晏的汪彤儿,讳莫如深的眼神,清湛的眸子如染了墨,情绪浓郁深不见底······

    “师弟,正月十三咱们去天龙寺上香去!”薛松端起酒杯一口干了下去,对着汪彤儿提议道。

    原来他们师兄仨已经商量好了,正月十三去天龙寺上香,好叫菩萨保佑他们二个月后的春闺榜上有名!

    汪彤儿听见天龙寺这三个字立马摇头,回绝道:“谢谢松哥,那日我有事去不了。”

    想什么呢?

    本姑娘从此以后决不去天龙寺,不是,是所有的寺庙都不会去。

    有阴影啊!

    常言道: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只有深知其中缘故的黄宇小墨跟小砚仨人借着喝酒的动作,把抿着的唇给掩饰下去。

    汪彤儿见到他们三人憋着笑意的脸,咬着牙,暗道:假使是你们被人给扔下山崖试试看!哼!

    其实,汪彤儿还真的是走不开,正月十五便是她们的京城大戏院开业,正式上演《新白娘子传奇》。

    汪彤儿原本想给戏院取个好听的名字,陈娇娇小手一挥道:“现代的戏院不都是以地名取的吗?像‘中国大剧院,首都大剧院’还有‘上海大剧院’······咱们的戏院就叫‘京城大戏院’!这才霸气!”

    “行行行,都听你的。”

    汪彤儿还是那句话:谁的辈分大谁有话语权呗······

    第393章 宣传海报

    在陈娇娇的建议下,前门街多了家门檐超阔气的戏院,高大的门檐上华闻阁大笔一挥,便是五个斗大的龙飞凤舞的遒劲大字“京城大戏院”!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把个清静的前门街瞬间有了人气。

    此时,众人吃饱喝足,谢玉珩朝汪彤儿招招手。

    汪彤儿一见,忙把嗽口水放下,走过去,只见谢玉珩朝门外唤了声:“暗五进来!”

    便见一身劲装,面无表情的年轻人悄没身息地走了进来,把捧着的画轴躬身递给谢玉珩。随即便转身离去。

    谢玉珩喝了酒后,嗓音更是低醇暗哑:“秦玉,这是你要的叫‘海报’的画,你看可行?”

    原来是谢玉珩按照汪彤儿的要求,去宫中请来宫廷画师替即将开演的戏曲《白蛇传》画的宣传海报。

    “谢谢谢大人。”汪彤儿满面堆笑,伸出双手从谢玉珩手里把画轴接来过来。

    大家都很好奇,画轴里画着什么?

    于是,汪彤儿不负众望,等店伙计们把餐桌收拾干净离开,把画轴放到餐桌子上,小砚小墨不用吩咐,俩人把画轴打了开来。

    “诶呀!”

    “呀!”

    “咦?”

    众人幸亏多是习武之人,见后也是到吸口冷气,汪彤儿看见也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栩栩如生的一颗硕大的白蛇头颅张着嘴露出毒牙,蛇头正对魂飞魄散,惊恐万分的文弱清秀小书生,硕大的蛇头上还隐隐绰绰地有一美女的脸颊,白蛇后面还扭着一只蛇身人面的美女青蛇······

    谢玉珩请的是宫廷画师中最擅长人物的季真焕季大师画的,一共画了三幅这样的宣传海报。

    刚刚打开看的是其中最大的一幅宣传海报,留着张贴到戏院大门旁专门辟出来的一块海报栏上的。

    其余俩幅用木头打造广告栏,放到京城最繁华的永胜街跟略微次之的永安街街正中心去,叫一个小厮看顾着,以防刮风下雨给淋湿,也防人为破坏。

    所有这些都交给娇娇表妹去负责。

    ······

    秦宝臻吃饱喝足送诸位大人们离开,回到秦记茶铺时,铺子里仍旧挤满了顾客。

    这情景,嘿嘿!开心啊!

    掌柜丁应和见到秦宝臻进门,忙不迭迎上前来,掩不住脸上的笑意对着秦宝臻说道:“东家,幸亏小的们来时把仓库里剩余的茶叶都给运来了,不然,够呛!”

    丁应和庆幸着自己的明智选择:离开老家,带着妻儿来到京城跟着东家做事!

    他跟其余三位都是初一午后就动身前往京城,以便赶得上今儿茶庄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