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好武夫在线阅读 - 第557章 什么事来着?

第557章 什么事来着?

    枢密院里开完了会,狄咏还得去开会,政事堂里要开会。

    当官,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永远如此。

    政事堂,就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也就是韩琦办公的地方。

    人也不少,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官员,三司官员,三省之下,还有六部……有人说六部是养老的地方,其实真不是,六部是真干活的。

    只是许多退休人士,会封一个六部尚书的官职,荣誉退休,这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他们顶着这么一个荣誉头衔在养老,并不去六部干活。就好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可以是退休的荣誉头衔,却并不真当宰相。

    如此,便也是济济一堂。

    朝堂之上,人事变动很大,说起来,仁宗一朝,这几十年来,人事变动一直都大,连宰相也不过几月一两年的事,其他人,其他官职,那更是变得极快。

    王安石升官了,不在三司干了,知制诰。这是个什么官呢?其实权力不大,就是给皇帝专门起草文件的,皇帝有什么政策命令,知制诰负责形成正式公文。

    但这个职位却又极为重要,他有直接与皇帝商议大小事情的权力,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都能直接建言献策,甚至可以等同于皇帝的贴身顾问与秘书。

    王安石能得这个官职,不仅是因为他在三司衙门里工作干得好,还因为他最近把自己主要的变法基本思想写成了系统性的文章,万字长文,奏给了皇帝。

    变法这件事,从根本来说,就是看到了国家制度上的很多漏洞与问题。且不说变法成败的问题,就说王安石能系统性的分析国家制度上的漏洞与问题,就足以显出他的才华绝顶。

    赵祯爱才之心,便把王安石调到了自己身边行走,所以就当了知制诰。

    司马光也升官了,知谏院。纯喷子衙门领头人,御史台与谏院两大喷子系统,司马光领了一个。

    还有一人,曾公亮,代替了富弼,成了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公亮其人,狄咏算熟悉,他也是翰林院出来的,之前就已经是参知政事(副宰相),但他在韩琦之下,一直并不显眼,但也不是真不显眼,是在狄咏的视野里不太显眼。

    如今朝堂,还是两个宰相,一个韩琦,一个曾公亮。但在狄咏的视线里,依旧是一个宰相,韩琦!现实也是如此,曾公亮虽然有宰相之实,但在韩琦面前,算不得什么。

    赵概、张昇如今参知政事,之前接替包拯知开封府的韩绛,如今御史中丞了,过不得多久,还要补包拯的缺,去当三司使,官员升迁的路,其实都大同小异,韩绛的路,与包拯的路,那是一模一样,而且还是前后脚。

    这朝堂新旧来去,速度极快,赵祯的手段就在这里。独独就那韩琦,稳如老狗,稳如赵祯的亲爹!

    狄咏来开会,放眼都是熟人,却也大多不怎么熟,这个不怎么熟的意思就是没什么私下里格外好的交情。

    也是狄咏,他不用与谁有格外好的交情,他自己就是一方大势!

    换句话说,在王安石变法之前,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朝堂,结党营私这种事,不少见,很正常,但其中大多时候,都是派系复杂,利益交错,互相斗争且互相妥协,也互相联合,且多数时候,会依照事情就事论事。

    在王安石之后,才真正出现了所谓党争,党争之意,在于党同伐异,意思就是只有立场,没有对错了,只分你我,只分敌我,不是同党,就是共敌。

    你要么,就是与我一伙的,咱们一党。你要么就是敌人,我就得干你,不在乎你说的做的有没有道理,只在乎你跟我是不是一伙的,互相斗争越来越惨烈,互相妥协越来越少。

    这么一种政治风气,就是王安石首创!后人继承得也格外好,司马光上台的时候,反扑也极为凶狠,明朝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乃至国民党,后来也是这个路数。不在对错,不在真理,只在立场,只在敌我,只有惨烈的斗争与杀戮。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的大宋朝的政治风气上,其实是很开放的,这种开放的氛围下,也就并不需要狄咏与太多人去勾结私人之情分。

    比如包拯,与狄咏说不上什么私人感情的深厚,但包拯就是会帮狄咏办事,是这么一个道理。

    真要说感情深厚一点,今日政事堂在场,也就王安石与狄咏有一些私人感情上比较深厚的交集。

    狄咏坐在头前第三,与韩琦曾公亮并排而坐,政事堂下,呜呜泱泱皆是红袍。

    正式场合,韩琦要来一大通开场白,听得狄咏是昏昏欲睡。但狄咏其实也不反感,他知道若有一日他自己为宰相,正式场合,也会如韩琦一样……

    这就是政治的严肃性!他就不是开玩笑的地方,也不是放松的地方,他只能严肃严谨,一丝不苟,一句话也不能乱讲乱说。

    却是狄咏忽然心中冒起了一个念头……

    他想起了一些名词,比如“内阁负责制”,这是后世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比如大嘤帝国,又比如日本……

    其实,内阁负责制,就来自中国,公务员制度,官吏制度,都来自中国,此时此刻的政事堂,其实就是内阁负责制,他就是内阁。

    到得明朝,这个制度尤其成熟,特别是有些皇帝,一辈子也没有上过几天朝。中国三省六部这一套,其实就是后世千年全世界的行政模式(注意,这里说的是行政模式,不是政治制度,也不是意识形态)。

    后世西方人,不仅把这套内阁学得明明白白,连党争也学得明明白白。所谓西方民主,就是各个国家各种党,为了一个首相,为了一个总统,那真是斗天斗地,斗得昏天暗地……

    党争这玩意,中国千年历史明明白白,不可取。党争越盛的时候,便是中国历史越气人的时候。党争大起之后,一定带来国势的没落。

    一旦党争大起,那真是啥事也干不好,就剩下内耗了。

    中国的历史经验下,有一个真理,政治,在于互相妥协,在于互相商议。一定不在于内部互相的斗争。这就是政治协商制度!这才是真理,也是儒家中庸的本意。

    后世西方的党争,把历史拉长再看,终有一日再回头,也会是西方没落的主要根源!

    而后世西方之所以能崛起,从来不是因为所谓民主之下的党争,他们的崛起,来自殖民,来自掠夺,来自战争。崛起之后,才开始所谓民主,也就开始了惨烈的党争。

    这个过程是什么?不就是大宋朝吗?不也是大明朝吗?崛起了,牛逼了,开始自己干了自己了,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历史,他是个圈!是个循环。

    说这么多,只在说狄咏此时此刻的思考,他知道,自己要革命,乃至……可能也要谋朝篡位!

    但他也有不知道的,不笃定的,那就是该给这个国家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将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真保一个万世基业,不说万世吧,几十世,总是要保的,几十世之后的世界,狄咏也想象不到。

    但几十世之内的世界,狄咏是多多少少能想象到的。

    如果真要谋朝篡位,这赵家人,赵官家,又该如何处理?君主立宪?君主立宪不还得争夺首相吗?那怎么争夺首相呢?怎么决定权力最终的归属?

    党争?

    这他妈又是个圈。

    不党争,那就需要一个系统来选贤任能,那皇帝的权力又如何去制约?君主立宪下的党争,也有其合理之处,那就是可以越过皇帝来交接权力。

    不君主立宪,不要皇帝了,名义上的吉祥物皇帝也不要了,那又该怎么办?

    还是需要一个政治与行政系统来选贤任能……

    只靠官员系统,公务员系统,来治国。他有一个不稳定性,也是最终领导人权力的归属问题。

    这里面还涉及政治协商的制度又该怎么建立的问题?

    唉……

    狄咏想得头大!之前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因为赵祯还坚挺,如今赵祯不坚挺了,这些问题都到了面前。

    但终究还是想得有些远,因为狄咏一旦真大权在握,他还有几十年能活,还有几十年去想这些问题。

    大不了……

    他妈的,反正时间还长,大不了就有样学样,就学教员走过的路。从意识形态,到举国政体,全学个遍……还要学得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难,但有几十年时间去做,一步一步来。

    狄咏神游天外,忽然听得韩琦一语:“小狄枢相,此事你来说说吧……”

    狄咏举目四望,啥事啊?

    妈的,开会走神了……

    “这个……此事啊……什么事来着?”狄咏问道。

    韩琦面色一变,语气不善:“小狄枢相莫不是还未睡醒?若是贪睡,不若先回去睡一觉再来……”

    领导批评人了,这也是领导在展示自己的权威。

    狄咏如今,能惯着韩琦?佩奇粉嘟嘟的大宋好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