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1644英雄志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 能擒朱春否?

第四十一章 能擒朱春否?

    下午时分。又一个大消息在西安城中传开,那就是偷窃秦王府的三个盗贼,都被抓获了。

    原来,所有的耍猴人连同他们的猴子,都被押到县衙之中,在秦王,秦王世子,秦王府长史章尚纲、西安知府简仁瑞、西安知县吴从义等人的见证下,卫指挥佥事尤振武令人取出十几个扁平匣子,一字排开,然后放开所有的猴子。

    大部分的猴子都是随处乱奔,只有一个灵活无比的小猴子三窜两跳,奔到匣子面前,熟练的打开匣子,从里面取出金箔、玉器一类的贵重物品,几个蹿跳,回到主人身边,将金箔玉器交给主人。

    自此,窃贼现身。

    原来,耍猴人训练自己的一个小猴子,令他钻圆洞,开匣子,取宝贝,小猴子天天被训练,习惯成自然,见到匣子,立刻就飞奔上前,打开匣子,却不知道,它这样做正是出卖了主人。

    ---宝库的通风孔很小,人根本不能穿过,小猴子却可以。

    秦王府的各处围墙和屋檐,小猴子踩来都是如履平地,从通风口而下,完事之后,再原路返回,上下之间,手爪在墙壁上攀爬、跳跃,留有痕迹,虽然很是细微,但还是被细心的尤振武发现了。

    结合门窗紧闭,封条未动,所失窃的物件,都是分量轻、价值高的物品,尤振武当时就有了初步的怀疑。

    而随着马权拿出真实的失窃清单之后,他的怀疑,就变成了具体的推断。

    猴子、耍猴人进入他的视线。

    当然了,耍猴人不是孤立的,偌大的秦王府,府库在什么地方,屋顶什么形状,都需要内应告知,耍猴人在外训练。

    在大刑之下,耍猴人很快就招了他在王府的两个同伙,其中一个正是案件的主谋,所有一切,都是他的严密谋划下,连续进行的。

    “一日断案,真是神探啊。”

    “是啊,听说李赫然家中的疑案。也是他破的。”

    “李赫然不是他丈人吗?”

    “是准丈人,现在还没有过门,娶妻的日子,听说是九月三十。”

    “这算什么?”旁边一人接口:“你知道尤佥事小小年纪,怎么就成了佥事吗?”

    “怎么成的?”

    “那是因为他研造出了自生火铳,孙督师欣赏,破格拔擢他为指挥佥事,在火器厂担任副使。”

    “哦,这样啊,怪不得呢,真是少年英才啊。”

    “你知道的还是不多,”又有一个插嘴道:“听说尤佥事在榆林就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各种传奇,榆林左家为什么倒台,就是因为得罪了他啊。”

    “厉害厉害,怪不得能成为李大掌柜的女婿,得世子爷的器重呢。”

    “九月三十马上就要到了,到时我们一定要看看……”

    ……

    尤振武的大名在西安传开,几乎要成为传奇的时候,尤振武本人却是在发愁。

    “好啊好啊。”大堂上,秦王朱存极笑的合不拢嘴,因为不止是案子破了,而且追回了大部分的赃物,从金箔玉器一直到他死去王妃的玉佩,都被找了回来。

    老实说,在这之前,朱存极是有些生气的,觉得儿子不经他同意,就随便找了一个指挥佥事就到王府来查案,简直是荒唐,连西安县、西安府的班头捕快,连同各位大人都一筹莫展,没有线索,一个小小的,年级还不到二十的指挥佥事能行吗?

    最初,朱存极甚至不许尤振武进府,更不许他进宝库勘察现场,最后在世子力争和一连窜的保证之下,他才勉强同意,但万万没有想到啊,就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年轻人,竟然是破了迷案,帮他挽回了不少的损失,他如何能不喜?

    “尤佥事,本世子答应过你,但使破了案,我秦王府一定重赏于你,现在当着我父王。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出来吧。”

    站在秦王身边的秦王世子朱德煜,一改平日的无精打采,今日意气风发极了,感觉从小到大,在父王面前,他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尊和自立。

    ---如果不是他慧眼识人,起用尤振武,秦王府失窃案,怕是永远都破解不了,而他母亲的玉佩,也永远找不回来,

    经此一次,父王以后就不能把他当小孩子看了。

    所以朱德煜心中很是激动。

    “对对对,你要什么赏赐,快说。”秦王朱存极一向吝啬,最怕人讨赏,但今日他心情好极了,破例决定给尤振武重赏。

    ……

    努力、辛苦了这么多,尤振武等的就是这一刻。于是他立刻抱拳躬身:“回王府,破案缉贼,乃是卑职的本分,卑职本不敢要赏赐,只是卑职身为指挥佥事,不但是西安火器厂的副使,在老家榆林中卫所,也管着三百兵。自从三月前,卑职散财募兵以后,粮饷极其困难,军士们几度断粮,卑职没有办法,如果王爷您能借中卫所三百军士,三个月的军粮,卑职将感激不尽。”

    听到此,秦王和秦王世子都愣住了,他们原本以为尤振武会要银子,甚至金子都可以,但想不到,尤振武居然是要跟他们借粮。

    秦王朱存极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稍微一算,三百人,三个月的军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一个军士,一天最少二斤粮食计算,三百人,一天就需要六百斤,三个月,一共九十天,六百乘以九十,那就是五千四百斤,折合下来,等于是五百石粮食。

    以现在糙米二两多,精米四两计算,这就等于是一千两的银子。

    好嘛,尤振武居然要一千两的赏赐。

    所谓“借”,根本就是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秦王才不会相信呢。wap..OrG

    一千两银子,这也太多了,你尤振武狮子大开口啊!

    秦王朱存极心中不悦,脸上立刻就显露了出来。

    虽然尤振武为他追回的财物,价值五六千两,他王妃的玉佩,更是无法用银钱来计算,但秦王朱存极根本想不到这些,他只觉得,尤振武太可恶了,这隐隐就是在勒索他。

    因为“重赏”两字已经从他口中说出,如果他不答应尤振武所求,岂不是让人笑话?

    “本王累了,要去休息了。”

    作为大明朝第一个向李自成屈膝投降的一字秦王,朱存极的脸皮厚的很,既然舍不得给,他就想要退了。

    众人愕然。

    只有世子朱德煜红着脸。

    尤振武则是面带苦笑,看来历史和流言都是不虚,秦王果然是爱财如命,吝啬的很,连借都不肯借。

    “王爷,下官有一言!”

    眼见秦王就要退下,忽然有一官员站出,高声道。

    尤振武抬头看去,发现是秦王府长史章尚纲。

    所谓的长史,最早设于秦代,最初属于幕僚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但明朝王府的长史,却和历朝历代不同,其表面上的主要职能是处理藩王内部事务、协助朝廷处理皇室宗族事务。但其实长史还有更重要的两个职能,第一,匡正亲王行为,第二,处理宗藩礼乐制度上的事务。

    白话讲,长史就是朝廷派来监视各个藩王的,在藩王府,长史就是朝廷的代表。

    也因此,长史并不是秦王府单纯的下属,有明一代,长史匡正藩王的记录,数不胜数,最著名的就是明末唐王想要废立世子,被长史阻止,其后又牵出了毒杀案,而这其中的主角,就是日后的隆武帝。

    听到章尚纲呼喊,秦王朱存极像是猜到了他要说什么,于是捂住耳朵,急急往后堂躲。

    章尚纲怒了,上前两步,拉住了朱存极的袖子,叫道:“王爷,人贵有信,言出必行,何况你是王爷,尤佥事有功于我秦王府,破我王府大案,你岂能不赏赐?再者,尤佥事并不是为私,乃是为了中卫所的将士,拆借军粮,于功于私,你都不应该拒绝啊?”

    秦王朱存极挣脱几下,不能成功。

    跟在他身边的大太监要劝阻章尚纲,但被章尚纲狠狠推开。

    堂中人都看呆了,包括尤振武在内。

    尤振武心中感叹,果然忠烈也。

    章尚纲,会稽人。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陷西安,他力劝秦王就义不成,便将秦王的王印,投于井中,自己礼帽冠服,在王府端礼门三拜,向着京师的方向大哭,遂自缢。

    后赠按察副使。

    章尚纲忠臣也,今日看他对秦王的劝诫,可知他的脾性。

    “这这这……长史请放开,容本王回座再说。”秦王朱存极被缠的没有办法,只能事回座。

    章尚纲整理衣冠,拱手行礼,高声道:“请王爷践行诺言,赏赐尤佥事!”

    众人目光都看着秦王。

    “不是本王不借赏,只是还有另一件事。”秦王朱存极骑虎难下,涨红着脸,憋了半天,似乎想到了一个借口,于是忽然说道:“如果尤佥事能帮本王做成一件大事,解了本王的忧虑,本王两功并赏,绝不含糊。”

    听到此,世子朱德煜看向父王,像是猜到了什么。说道:“父王,你该不是……”

    章尚纲听罢微微一愣,也似乎是猜到了秦王的要求,于是说道:“王爷,案发时长,恐非一日,军士吃粮却是在眼前……”

    “章尚纲,你什么意思?”

    秦王朱存极打断章尚纲的话,脸色难看的说道:“难道案发时间长,就不应该侦破了吗?再者,我秦王府哪有那么多粮食,都来和本王要,本王给还是不给?都给了,本王岂不是要饿死?”

    章尚纲一时语塞,他毕竟只是官员,秦王却是世袭的王爷,他可以谏言,但却没有办法强压秦王的意志,秦王能留下,已经是给他面子,他不能逼迫太甚。

    秦王朱存极看向尤振武:“尤佥事慧眼如炬,聪睿明断,本王相信,以尤佥事之能,定能破!”

    虽然不知道秦王朱存极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但从章尚纲的态度看,隐隐然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但事已至此,要想从秦王手中要粮,不答应他的条件,俨然是不行了,于是尤振武压住心头那一股对秦王的不屑和鄙夷之火,抱拳拱手:“不知道王爷说的是什么事?”

    “都退下。”

    秦王朱存极挥手。

    西安知府知县等官员,连同闲杂人等,全部退下,现场只剩下秦王、秦王世子、章尚纲和尤振武。

    “尤佥事,你听说过大盗朱春吗?”秦王朱存极问。

    尤振武听的眉眼一跳,这件事又和大盗朱春有关?口中回答:“回王爷,听过。”

    “好。”秦王朱存极点头:“我知道你曾经破了李赫然家里的案子,不过那是有人假借朱春的名字,并非是朱春本人所为,但本王要说的这一件事,却绝对是朱春所为。”

    尤振武假装惊异。

    秦王朱存极长长一叹:“事到如今,本王对你也没有什么好隐藏的,坊间传言,说大盗朱春盗走了我秦王府的一颗夜明珠,还杀了我两个王府侍卫,这个故事你肯定也是听过得,但本王告诉你,坊间传言并不是真的,大盗朱春确是光顾了我秦王府,也确是杀了我两个王府侍卫,但他盗走的,并不是什么我最爱的夜明珠,而是先帝赐给我秦王府的一书铁券……”

    听到此,尤振武真是大吃一惊。

    铁券,源自丹书铁券。

    何谓丹书铁券?

    顾名思义,用红笔书写的铁卷,创始人乃是汉高祖刘邦,将丹书铁券颁发给功臣,以安他们的心,凡有丹书铁券者,可免九死,所谓九,乃是复数,并不是只减九次,而是无数免死的意思,因此,丹书铁券在民间也称为“免死牌”、“免死金牌”。

    汉代之后,各朝多有颁发。

    宋代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柴氏后人即便谋反也不得加刑。

    到了明代,朱元璋有样学样,也给功臣们颁发了丹书铁券,不过拥着丹书铁券的功臣们,最后一个个都被朱元璋处死,当然了,朱元璋还是很守规矩的,处死功臣前,首先做的就是收回丹书铁券。

    所以有史家感叹:太祖的丹书铁券不是免死牌,而是阎王殿里的生死搏,随时都有可能被阎王勾决。

    秦王是宗室,本没有丹书铁券。不过先帝天启在位时,因为感念时任秦王对母亲的孝顺,特制了一块铁券,如奖状一般,赐给秦王府。

    从此,铁券就成了秦王府的至宝,供在家庙里,但两年前,关中大旱,人相食,大盗朱春忽然光顾秦王府,杀了侍卫,盗走了铁券……韭菜东南生的1644英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