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在线阅读 - 第172节

第172节

    众人将视线落在了他的身上。

    江玉珣尝试着晃了晃小腿,确定没有摔坏骨头后,方才摸索着一步步向甲板上走去:“北方冬季气温普遍较低,大多数时间雪落在地上便会松软地积成一层。”

    “只有官道上常被马蹄踩踏处才会融雪为水,最后再结为坚冰。”

    “对。”众人随之点头。

    刺痛感如针一般触向膝盖。

    江玉珣一边小心向前方挪动,一边轻声说:“而南方白天和地表的温度,却普遍高于北方。夜里下的雪会迅速结冰,到了最后上面方才覆上一层新雪。”

    “原来如此……”庄有梨也扶着舱壁站起身,与江玉珣沿不同方向走甲板。

    两人的表情无比严肃,完全将方才的打闹与玩笑抛到了九霄云外。

    说话间,江玉珣已经小心翼翼地走到了船边。

    他用衣袖裹着手拂去了栏杆上的积雪。

    下一刻,一层薄冰又现于众人眼前。

    江玉珣喃喃道:“栏杆也冻结了……”

    偌大的甲板上瞬间没了声息。

    守在走廊旁的士兵生于北地,早见惯了大雪。

    出发时他们还不理解朝廷为什么如此担忧桃延。

    如今看到这被坚冰包裹的世界,他们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危机的到来。

    桃延郡的形势恐怕极为不妙。

    -

    为保证船行安全。

    船舱内的炭盆全被水袋取代。

    每日楼船都要停泊一阵,并上岸在安全处烧水灌袋。

    将近傍晚时,游船缓缓停在了一座不知名的码头边。

    江玉珣也趁着这个时候走下了楼船。

    “……咳咳,江大人!”负责烧水的士兵向江玉珣行了一礼,忍不住道,“船下风大、烟呛,您还是先上船休息吧。”

    烧一船的热水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此刻锅灶全部支起火也已经点燃,周围被浓烟包裹一片灰沉。

    江玉珣轻轻咳了一声道:“没关系,我在这里走走就上船。”

    说话间他已经走到了一棵低矮的灌木前。

    阳光透过烟尘的间隙照了上来,浓绿的叶片竟随之泛起了莹莹的光亮。

    江玉珣上前吹走覆在叶片上的雪花,厚厚一层“冰盖”随之露了出来。

    常绿的灌木如冰糖葫芦般被透明的冰壳包裹。

    江玉珣小心翼翼地脱掉手套,并徒手剥开冰壳,对着太阳照了起来。

    冰壳完美复刻了叶片上细密的纹理,水晶雕琢般在他的手上闪着光亮。

    然而江玉珣却没有半点欣赏的意思。

    他的心情比在船上时还要沉重。

    楼船暂时还没有进入桃延郡境内,此地的冰灾便已如此严重,桃延的灾情也可见一斑了……

    -

    这一日,天子接连下达圣旨,令周围几郡将储炭运向桃延,同时命人先乘快舟赶赴桃延,并于第一时间开仓施粥。

    傍晚时分,又与江玉珣一道登上了另一艘楼船。

    今年春,昭都附近军屯田中开始大范围种植棉花。

    几个月前这批新棉方才采摘结束,储存于宁平仓内。

    此次南下江玉珣本想将全部棉花带至桃延,但无奈棉花实在是太过占地方。

    到了最后,几艘楼船加在一起也没有带够他想要的量。

    江玉珣轻轻叹了一口气,蹲下身用戴着手套的右手取出一朵新棉。

    “……其实南方也不是不可以种棉花,只是多雨容易吐絮不畅,且高温高湿,更加容易生出灾病而已。早知道今日,年初的时候就该让这附近也试着种植棉花。”

    桃延附近本不会下雪,百姓或许就连最普通的缊袍都没有。

    江玉珣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过冬的。

    他一边说,一边用左手轻抚着手中的棉花,语气颇为落寞。

    应长川缓步上前,他看出江玉珣有些自责:“若没有爱卿提醒,连这几船的棉花也不会有。”

    江玉珣轻轻摇头。

    他明白应长川的意思,但此刻见到辰江两岸的景象,他却怎么也过不了心中这一关。

    ……自己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土著。

    来自现代了解历史的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

    江玉珣吸了吸鼻子:“往后荒地开垦结束,可令百姓一半种粮,一半种桑树、麻、棉,若是人人每年都能有一套两套的新衣服穿就好了。”

    “……开疆辟土是盛世,衣食无忧更是盛世上的盛世。”

    “吃饱穿暖”对现代人而言很是寻常,但到了古代却是一个大难题。

    辰江上的雪一会下一会停。

    两人说话的时候雪正好停了下,厚重的灰云也被大风吹走。

    多日未见的晚霞如墨一般从天空泼洒而下,落在了江玉珣的面颊上。

    照亮了那双稍显暗淡的黑眸。

    “真难啊……”他忍不住低声道。

    古代压根没有“平民百姓应该吃饱穿暖”这个概念,更别说做到了。

    ——毕竟历朝历代的百姓都是这样过来的。

    江玉珣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正要起身,眼前忽然出现了一抹玄色。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应长川已经俯身将棉花从自己的手里接了过去。

    江玉珣顿了顿,略有些疑惑地转身向对方看去:“陛下?”

    应长川没有说话,反倒是用另一手轻轻将江玉珣拉了起来。

    赤红的夕阳洒向如镜一般平静的辰江,映在了二人身上,如为他们披上了一袭红衣。

    “好。”应长川缓声道。

    话音落下,他便把手中的棉花轻轻地放回了棉堆之中。

    末了突然转过身看着江玉珣的眼睛说:“孤答应你。”

    如火的夕阳燃向雪白的棉云。

    应长川几乎一字一顿道:“未来大周百姓,定不会再挨饿受冻。”

    说话的时候应长川仍未松开手。

    淡淡的热气顺着掌心相交处传到了江玉珣的指间,激得脉搏随着应长川的话语一道轻轻地跳了起来。

    同在此时,又有一朵巨浪自辰江上打了过来。

    撞得楼船跟着它一道轻晃。

    江玉珣的心潮竟也随之澎湃。

    ——衣食无忧是很难,但那又怎样。

    应长川这个大周土著都敢承诺,自己怎么能畏难?

    大风吹净了江上的积云。

    晚霞如碎金一般洒满了大地。

    江玉珣缓缓笑了起来,忽然在此刻回握住了应长川一直没有松开的那只手:“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君子一诺,驷马难追。

    -

    江玉珣回到楼船上时天已经黑了。

    他简单用过晚餐后,便回到了外舱。

    此时应长川还没有回来,内侍官早将一个木盆放在了桌案上。

    这是用来治疗冻疮的汤药。

    水刚端来没一会儿,此时还在冒着热气。

    江玉珣坐在桌案前,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拨了拨水面。

    过了一会后,方才一点一点地将右手沉了进去。

    “嘶!”也不知这汤药是什么东西熬成的,江玉珣刚把手指泡入汤内,便感受到了一阵难言的刺痛。

    除此之外,还有难以忽视的火辣之感。

    ——和上一世切完辣椒的感觉差不了多少。

    江玉珣手上未长疮的地方都受不了这样的辣意,更别说生了冻疮的地方了。

    ……要不然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