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胥拾遗在线阅读 - 第95章

第95章

    @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她写的手札,内容皆是她自古代无数贤德能吏的著书,以及史书经部之中总结而出的治世心得。以朝代划分,总结各个朝代的为政利弊得失,深挖产生各种政治弊端、人世隐患的根源问题,并给出了她的见解看法。

    而最关键的,是她对赵宋官家自□□以降所形成的祖宗家法的革新意见,这一部分内容,她会用朱笔特别批出,以示重要。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即便赵樱泓饱读诗书,一时间做起来也十分困难。但这正是她想要的,她需要一些艰难的、耗费心力的事,来占据她的脑海,使她不会再有余地去胡思乱想。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直至婚前,她应当都不会有空闲了。

    只是即便再忙碌,她也总要休息,每当她疲累地靠于软榻之上,欣赏着延福宫中早已看腻的风景时,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罗天大醮那一日的种种经历,以及回宫后,自己与弟弟在福宁殿暖阁中的密谈。

    她对驸马韩嘉彦,内心是不喜的。尽管他容貌出众俊美,但他的言谈举止,都透着典型的腐儒道学气息,赵樱泓不喜欢这类崇古木讷的空谈儒生,她欣赏的是治世能臣,是志向高远、有勇有谋之辈,是有气节、知进退的高士。

    而韩嘉彦实在是差得太远,且他显然被其长兄韩忠彦完全控制,不得独立,这更是令赵樱泓感到绝望。她自己虽然囿于宫城牢笼,可至少思想独立,韩嘉彦却是连思想都不独立,不自由,要与这样的人共度余生,简直是折磨。

    然而赵樱泓缺乏政斗经验,在这一次的斗争之中,她虽然采取了以退为进之策,为自己争取到了亲见韩嘉彦的机会。但奈何韩嘉彦与她预想之中的模样偏差太多,导致她做了一件弄巧成拙之事,被太皇太后拿住话柄。

    太皇太后只是一句简单的:老身见这韩六郎也并非孟浪之辈,沉稳端谨,是樱泓你多心了。使得原本能够悔婚的机会就此丧失了。

    她若要继续闹下去,怕是要被冠以无理取闹寒了勋门之心悖逆先帝遗愿等恶名,给台谏以口实。大宋台谏管天管地,她这个身在深宫的公主他们自然也会管。何况如今的台谏绝大部分都在旧党控制之下,受太皇太后驱使。虽然台谏对她喷唾沫,不能影响她分毫,但母亲和弟弟的处境就会更逼仄了。

    她不禁感到十分懊恼,因为她实在难以想象那篇精彩绝伦的策论,竟然会是这个腐儒写出来的。她都怀疑是不是此人事先背诵了其他甚么人的策论,抄录而来的。

    @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可是那篇稿纸上的书法,却让她仍然保留了一丝理智。

    那稿纸上的书法堪称绝品,与文章内涵完全匹配,文气纵横,甚至能通过笔锋变化,看出笔者在写到精妙之处时的极度亢奋之情。

    如若只是单纯背诵,而不认同其中内容,如何会在书写时有这样的情绪变化?

    赵樱泓想不通。

    而且,回宫后,官家专门找她密谈,对她说的那番话,也让她起了疑虑。

    官家认为,韩嘉彦这一次面见,全程都戴着面具在伪装旧党身份。他是被迫如此行事,只因朝野大势压迫,他不得不先隐蔽锋芒。

    加之他身份特殊,乃是韩府六郎,韩府六郎持有革新之见,与其兄长韩忠彦完全站在了对立面之上,其兄必然要对他实施控制。韩忠彦虽然表面持重,对新旧从未表态,但其实仔细观察其行事为政,无一不在维护旧政,他是旧党乃是朝野心知肚明之事。

    太皇太后必然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联合韩忠彦逼迫韩嘉彦在表面上反转立场,然后促成婚事,从而将他打压下去,彻底断了他再入朝堂、影响政局的机会。

    阿姊,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权不在咱们手中,咱们现在还不能与太皇太后争斗分毫。你悔婚这一事,被她翻掌压下,不费吹灰之力,我就已然看透了。我只能继续隐蔽,磨练自身。官家叹息道。

    即使如此,那也改变不了韩嘉彦为其兄所控制的事实。他虽有革新之愿,但已然壮志难酬,终究还是选择屈从威权赵樱泓已然对韩嘉彦有了一些成见,一时之间难以转变态度。

    阿姊,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即便贵如你我,难道就没有低头吗?我们都如此,又何苦责难于他。他能有一腔革新之见,已然是很不容易了,这至少说明他思想上是独立的。官家苦劝道。

    思想独立又如何?赵樱泓不以为然,大宋驸马不参与朝政,已然是很难改变的成法了。既然婚姻不可逆转,那么韩嘉彦的从政之路便已然断绝。

    官家立刻反驳道:那就还有机会!只需蛰伏一段时日,待我亲政,他自可大展宏图!

    他是不世出的大才,我们要保护好他。他为驸马利大于弊,弊端就是他不可再立于明堂之上,堂堂正正施展抱负。但利端则在于,如此便可隐秘行事,通过你的这层关系来辅佐于我,成为我的影子军师,这样他便不会直接受到朝堂攻讦,不至于如同新党那些人被屡屡罢相,政策延续艰难。

    阿姊,你与他成婚,便会成为他的保护伞,更进一步说,也是我的保护伞。你信我,我观此人人品贵重,洁身自好,世间男子中绝对罕见,他定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