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胥拾遗在线阅读 - 第267章

第267章

    我这就去写信。赵樱泓说道。

    @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韩嘉彦拉住她道:别急,北辰道人本就在皇城司和开封府的通缉名单之上,而且已经是全国通缉,宫中自然也会严加防备,这信你写与不写都不要紧。问题在于,这些都是我们的推测,缺乏说服力。

    而且要说明北辰道人就是南唐后人,就必须要说明这镯子是从何而来的,因而就必须得说那口箱子的来龙去脉,这就又牵扯到我的秘密了。你到底该如何说明此事,而不让官家心中生疑呢?

    这赵樱泓顿时迟疑了。

    浮云子突然嗤笑了一声,道:好个工于心计的李玄,她是知道的,哪怕给我们这只南唐宫廷所造的镯子,我们也无法去明着揭发她。长公主,您即便拿着这镯子去与官家说,不论你如何解释这镯子的来历,官家依然会猜测你这镯子到底从何而来。

    贫道说句不好听的,自古帝王多猜疑。您与官家姊弟情深,官家即便不怀疑您,却势必要怀疑您身边的人了。这猜疑的种子种下,可就会悄悄生根发芽了。所以,我们不与官家提这镯子的存在,才是上策之选。

    我算是明白这李玄的用意了,她将这镯子放在那箱子里以乱我们的心,这便是她最主要的目的。

    赵樱泓阴沉着面庞,重新坐回位子上。韩嘉彦安抚地握住她的手,道:

    我们抓紧时间将她抓住,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别担心。

    我们该如何抓住她?她千变万化,也许不知甚么时候就装扮成外出公干的内侍,混入宫中赵樱泓愈想愈是不寒而栗。

    若真是如此,那她早有机会这么做,但宫中至今也未出事不是吗?说明混进宫中害人并非是她的目的。她要实现更宏大的目标。大宋灭了南唐,那么南唐后人要复仇,显然就是要灭大宋。为此,必须搅动八方风云,使得国势倾颓,或引外敌入侵。这可不是轻易能做到的事。韩嘉彦分析道。

    韩嘉彦说得有理,但这依然不能安慰赵樱泓的心,反倒让她愈发焦虑了。

    浮云子也帮着安慰道:长公主,别多想。李玄这家伙,忙活这么久,到如今也未能得偿所愿,这说明她也举步维艰。所以您放心,只要咱们抓紧时间找到她,她的阴谋势必不能得逞。

    韩嘉彦沉吟了片刻,欲说还休。浮云子这种乐观的想法,她其实并不赞同。

    李玄这些年的经历谁也不知,如果在西夏间谍溺亡案之中失踪的那个西夏间谍就是李玄,就说明她最近这些年一直都在西夏国土之上,真正入宋开始谋篇布局,是从去年春开始。

    为什么要挑这个时间点入宋?不得而知。更无人知晓她的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也许某一日,惊天之变便会袭来,打她们一个措手不及。

    还是得做最坏的打算才是。

    然而赵樱泓已然太过担忧,韩嘉彦不愿让她心慌意乱,故而没有将这些思虑说出。

    早些睡,我们明日快些走,尽快赶到相州查案。她道。

    好。赵樱泓见她如此沉着冷静,心中安定了不少。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宋南境,自西向东横亘五岭,分别为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岭以南地区,统称为岭南。

    自古以来,这里被中原视为烟瘴蛮荒之地,瘴气弥漫,蛇虫横行,流放此处,九死一生。

    但自唐以来,岭南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功至伟者,莫过于唐朝名相张九龄。

    这位韶关曲江人,开凿大庾岭,将秦以来破败不堪的古道拓宽加固,为岭南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开辟了黄金捷进。自他以降,至本朝时期,岭南愈发繁华,商旅如梭,物资云涌,氏族迁徙,文教兴盛,海运畅通,岭南也常有俊杰入朝堂。

    张九龄开辟的大庾岭路,因穿过大庾岭的要塞段梅岭梅关,因而也被称作梅岭古道。

    五月末,一场雷雨横扫而过,将本就绿意盎然、暑意蒸腾的梅岭浇得一片淋漓滞闷。梅岭古道之上,大汗淋漓的商贾旅人们在有些湿滑的石板道上无言地闷头赶路。

    一身着道袍,足踏草履的女冠,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杵着竹杖,自北向南行来。

    遇着远处相向而来的客商,女冠上前行礼,询问道:

    敢问,距离南雄还有多远路程?她使了一口赣南口音,岭南客商听着倒无障碍,于是回道:

    不远了,再有一个时辰脚程便到保昌县城。

    多谢。女冠笑而施礼,继续向前行路。那客商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赞叹道:

    真是个大美人。

    这女冠便是曹希蕴,四月起,她自汴京启程,一路向南,千里迢迢往岭南而去。途中,经过受箓所在的江西阁皂山,上山拜谒了师尊葛道长和师兄弟姊妹,未曾多留,星夜兼程继续赶路。

    她这般行色匆匆,不为别的,只因收到了一封自建州浦城发来的信,写信的人,便是章素儿。

    章素儿在信中向她求救,说她本因祖父丧期,随父亲在建州老家守丧。奈何她年岁渐长,终身大事始终没有着落,家中人无比着急。四处张罗之下,终究还是找到了愿意结亲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