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胥拾遗在线阅读 - 第462章

第462章

    那官家可得多努力努力。赵樱泓笑了。

    官家不知道是不是从赵樱泓这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一时涨红了脸,又不好多说甚么。于是转开话题,他望向韩嘉彦道:

    姐夫,朕这次来,其实是为了皇祖母近来的病。

    官家可是为了那章素儿而来?韩嘉彦直接点明道。

    官家闻言一滞,道:姐夫果然与那章素儿相熟?

    儿时曾一起在龙虎山上修行过一段时日,算是熟稔的。近些时日她的事传遍了整个汴梁,臣身为皇城司勾当,自然也心中有数。

    那两卦你也早早就破解了?官家挑眉。

    臣早先心中就有所猜测,只是不敢确认,这毕竟是太皇太后所梦卦象,臣心中亦是惊骇,觉得实在巧合至极,难以置信。韩嘉彦道。

    姐夫,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姐夫不曾告与朕知晓?

    臣怕误解了太皇太后的意思,故而不敢多言。韩嘉彦揖手道。

    唉官家叹息,我看这汴梁城许多人都是这个想法,你不讲,我不讲,这不是将太皇太后的病情给耽搁了嘛。

    话虽如此,官家似乎并不着急的模样。有些话他不明说,但韩嘉彦和赵樱泓还是心知肚明的,官家其实这些时日心情不错,只是他不能表现出来。@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对于太皇太后病重这件事,他的焦急悲痛是不及赵樱泓的。这许多年遭受的打压羞辱,已经几乎要将他对太皇太后的亲情消磨殆尽了。他忍耐了许多年,终于机会要来了,他如今能够稳住局面,努力表现孝心,已然是十分稳重的表现了。

    官家随后将昨日张天师提议让章素儿参与大醮为太皇太后祈福,并受箓入道之事说了,接着看向身后的苻杨道:

    苻杨刚从文府回来,就是去探文家对章素儿出家之事的想法的。苻杨,你和姐姐姐夫说说情况。

    喏。苻杨躬身而出,道,长公主、韩都尉,这件事文及甫并未给出肯定的答复,但也并未否决。奴婢以为,他可能是顾及到了章子厚的想法。@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怎么说?赵樱泓继续追问。

    第一百九十六章

    奴婢委婉探了探文及甫的口风,文及甫确实表现出了与章家割席的倾向。因着章择之罪,文家恐此事会波及到章惇,影响到未来章惇是否能还朝主政。文家认为如若章惇不能主政,则与他们家联姻无益,反而成了累赘。

    加之近来章素儿之事传得满城风雨,文家面上无光,且章素儿自嫁入文家后,一直独自住在角院里,不与家中人往来,更与其夫文煌真不和,若长此以往,文府显然不会乐意婚姻持续下去。

    如今文煌真卷入科举舞弊,但调查结果迟迟未出,文及甫心中难安。他想要多头押注,不论是东坡还是章惇,他希望能够有人拉文煌真一把。所以,他仍然不愿就此轻易松开章素儿这层关系,希望能绑住章惇。

    苻杨说到此处,官家插话进来道:

    但这件事其实取决于朕,不论是召章惇还朝主政,还是对文煌真的裁决,最终都是朕来决断。如今朕让苻杨去见文及甫,但并未明确朕的态度,文及甫在猜朕的意思,他的猜测倾向于朕想要让章素儿解除婚姻,出家入道。他不置可否,实际上是将这蹴球踢还给朕,让朕来决断。

    他的猜测是否正确?赵樱泓问。

    官家笑了笑,道:姐姐应知朕心思。

    赵樱泓于是点破道:官家想要让章素儿解除婚姻,出家入道,如此有三大好处。一是表明孝心,安抚太皇太后。二是以此手段警示群臣以立威。三是在民间树立官家拨乱反正、主持正义的形象,聚拢民心,为收权亲政做铺垫。

    但这么做唯一的坏处是会让章惇心怀不满,这也是文及甫的踌躇之处。

    官家对此,应当尚且拿不定主意罢。

    官家摇了摇头,笑道:朕在姐姐面前,还是个孩子啊,朕的想法都被姐姐看破了。没错,朕确实对此有所踌躇,只因主持新政的最佳人选,确然章子厚最为合适。朕不想因为他女儿的事,与他闹僵了关系。

    一直沉默的韩嘉彦此时出言道:官家可向章子厚传信了?

    官家点了点头:今日刚刚传出,但来回路途遥远,驿递加急起码也得半个月往返,太皇太后等不及。

    韩嘉彦道:官家,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还望官家把握住。

    哦?姐夫认为朕可以不考虑章子厚的感受?官家挑眉问道。

    韩嘉彦揖手郑重道:您是君,章子厚是臣。官家,为君者当断则断,否则反受其乱。您要行新政,就必须要有大魄力,大决心,要有掌控一切的决断力。章惇是您手中的利剑,您若惮于被利剑反伤,而畏首畏尾不敢持剑。则局面永远不会有被破开的一日,您理想中的新政,也万难施行。

    官家神色凝重起来,他要做的事很艰难,除了施行新政,还要弥合新旧分歧,重整朝堂风气。只不过这需要在新政完全铺开,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再行弥合。若他此时不敢对章素儿之事出手,届时章惇还朝,文、章合流,恐怕章惇会被潜移默化动摇立场,若暗中转换了党派,则旧党更难彻底根除,新政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