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华胥拾遗在线阅读 - 第467章

第467章

    大娘子说,我产下孩子,就送我去下头的田庄嫁人。我回不去了。

    那位大娘子对孩子有甚么要求?

    她只说要送给别人家养,总之不得归家,也不能让孩子知晓身世,我也不能带在身旁。苏二娘道。

    你想要知道孩子的去处吗?

    我想可我我不能

    没关系,我愿意收养这个孩子,你至少知道这个孩子跟了我。赵樱泓道。

    我能见他吗?

    @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赵樱泓摇了摇头,神情温和坚定:孩子不会知晓自己的身世,这对他并无益处。但你若信我,就将孩子交给我。

    我我信你。苏二娘望着赵樱泓的双眼,她的眼睛好似秋水,剔透明净,漂亮至极。眼前这位女子,周身透出一种她十分熟悉的贵气。她的谈吐与气度,都让苏二娘不自觉地要俯首帖耳。

    好,二娘,我还会再来见你的。你千万保重身子,不要这般总是哭,开心点。孩子会健康茁壮地长大,你也不必被他束缚着,你自去过你的人生。这是个错误,纠正了就好,不要为此毁了自己的一生。你若有困难,我会助你。赵樱泓抚了抚苏二娘的后枕,尽管她年岁与苏二娘相仿,却像是长辈一般,几句话就扫清了苏二娘心中的阴霾。

    嗯,谢谢您。苏二娘禁不住再度潸然泪下。

    第一百九十八章

    韩嘉彦打着伞,立在皇城根下,鞋袜、衣摆全部被打湿了。她望着头顶的琉璃瓦流水成柱,心绪繁杂。

    八月自中秋之后,大雨不断,晴朗的时日没有多少天。廿日之后,更是昼夜不息,畿内、京东西、淮南、河北诸路大水,黎民遭灾,庄稼全部被淹。官家下诏开京师宫观五日,祈求放晴。各路州县令长吏祈祷,宰臣吕大防等待罪。

    韩嘉彦不知是自己假托碧霞元君转世而触怒了上天,还是上苍正在送别太皇太后。她心中惶恐,神思不宁。

    入九月,朔日夜,宫中再传噩耗,太皇太后陷入弥留。赵樱泓临近临盆之时,大雨不断,道路湿滑,她已不可再随意出府,只能待在府中。

    翌日戊寅,韩嘉彦代她前来宫外,等候消息。

    此时宫中宰臣等入问圣体,见官家于崇庆殿之西楹。官家对众宰执泣道:太皇太后保佑朕躬,功德深厚,今疾势至此,为之奈何?

    众卿皆默。

    官家叹息,无力吩咐道:应祖宗故事,有可以尊崇追报者,宜尽施行。

    就在此时,一个浑身湿透了的内侍急匆匆自寿康宫跑往崇庆殿,跪倒在殿外,哀嚎道:

    太皇太后,崩了

    官家浑身一软,跌坐在了身后的龙床之上。众宰执皆哀叹垂泪,无言以对。

    消息一层一层向外传开,直至众外臣等待的东华门口,众人看到头顶绑着白孝的内侍,出现在了宫门之上,大声悲号:

    太皇太后崩了!

    宫外群臣在大雨之中齐齐痛哭,韩嘉彦浑身麻木地执着伞,立在倾盆大雨之中,悲切之情自心底涌起。她终究未能见到太皇太后最后一面,未能从她口中知晓那段被埋葬的往事。回想起来,最后一面,竟是她给自己璇玑匕首的那一日。

    而太皇太后如此希冀期盼的曾孙辈,她也终究未能见到,只差一个月了,生生就此错过。

    也罢,韩嘉彦不愿再欺骗她,就让她离去罢。她为国朝鞠躬尽瘁,已然足够劳苦了。

    再一日,己卯日,文武百僚诣崇庆宫听太皇太后遗诏。赵樱泓在府中戴孝遥祭,韩嘉彦得以戴孝入宫祭拜。

    官家手诏:大行太皇后受遗称制,保佑眇躬。勤劳九年,阜安四海。大德未报,奄弃东朝。布宣末命,中外悲怛。永惟平日谦恭之至意,每避先后临御之常仪。逮兹遗言,止以园陵为号,既非朕尊崇之本志,又失臣下爱戴之诚心。宜诏有司易园陵为山陵。

    太皇太后身后尊荣,将被合葬入英宗永厚陵,为她起山陵以表尊崇。

    众臣在悲痛中随着典仪,向太皇太后梓宫行祭奠礼。韩嘉彦相信他们的悲痛是真切的,尤其是那些老臣,太皇太后是仁宗时期走来的老人,她是那个清和时代的见证者,是他们熟悉的老人,有她稳定朝局,便能肯定国朝之安宁清明。

    而当这位老人故去,一切便走入了未知,自此国朝何去何从,再无定数。这些人哭的不仅仅是太皇太后,更是他们自己逝去的过往辉煌和晦暗的未来前途。

    待到奠仪结束,韩嘉彦默然独自一人撑着伞往宫外行去,却忽而被喊住:

    师茂小友留步。

    韩嘉彦回首,看到了苏辙站在她身后。他身后有小吏为他撑伞,官袍戴孝,神情平静,眸中却凝重一股幽玄之意。

    子由先生。韩嘉彦执弟子礼。

    苏辙沉默地望着她,好半晌才道:下得好大雨啊师茂小友,路滑,走路小心。

    韩嘉彦知晓苏辙在说甚么,他知道自己利用了苏轼,也利用了重病的太皇太后,达成了解救章素儿的目的。他对此感到极度不满,但却仍旧保留了最大的克制,不点破此事。